苏皖鄂地区一季稻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维

作者: 黄维;杨沈斌;石春林;于庚康;高苹;陈德;王萌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苏皖鄂地区;一季稻;小波分析;长江中下游;农业气象灾害;作物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219-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长江中下游稻区的苏皖鄂3省为研究区,选用该地区1970—2006年183个县(市、区)一季稻产量统计资料,对一季稻产量进行灾损风险区划。首先,计算研究区平均减产率,然后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平均减产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不同减产率风险概率和抗灾系数为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一季稻的产量灾损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在计算各站点风险指数的基础上,对产量灾损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减产率呈下降趋势,研究时段内表现出20、8年的周期变化,减产站点百分比超过90%的年份为1980、2003年;研究区大部分地区的产量风险指数≤0.1,均处于低风险区,处于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站点分别占所有研究站点的9.8%、3.3%,其中,中风险区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且主要分布在湖北的西南部、东部和安徽的北部,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西北部和江苏东部的启东、泗洪地区。该区划结果可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工作和种植布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分类号: S421`S511.41

  • 相关文献

[1]基于HJ-1A/1BCCD时间序列影像的水稻生育期监测. 杨浩,黄文江,王纪华,杨贵军,屠乃美. 2011

[2]旱糯303旱稻. 王德生. 2008

[3]基于MODIS-NDVI的安徽省2009年冬小麦及一季稻面积遥感提取及长势监测. 黄青,邹金秋,邓辉,李丹丹,张莉. 2010

[4]粳型旱稻新品种-旱糯303. 王德生. 2008

[5]安徽省稻曲病气象等级预报方法研究-以池州为例. 岳伟,伍琼,陈曦,姚卫平,邱坤,陈金华,阮新民. 2020

[6]叶面喷施水溶性硅肥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李建国,李明德. 2018

[7]高温对湖南省一季稻及再生稻结实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何爱斌,郭夏宇,赵廷丞,宋清华,许靖波,艾治勇. 2024

[8]隆两优534在郴州作一季稻高产栽培技术. 陈胜文,郭武强,冯乐为,王丽艳,尹志勇. 2019

[9]种植和秸秆还田模式对一季稻产量和产量因子的影响. 李纲,朱旺冲,黄晶,莫志军,唐利忠. 2022

[10]安徽省一季稻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岳伟,曹雯,杨太明,吴文革,陈刚. 2014

[11]赣抚平原小龙虾与一季稻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规程. 刘宗发,程春明,童金炳,刘光荣,伍守恒,封高茂,彭春瑞. 2017

[12]紫云英留种后秸秆运用于一季稻免耕直播的效果. 谢柏春,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谢坚,杨曾平. 2016

[13]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Ⅱ -水稻种植模式调整. 戴力,赵杨,潘孝武,罗先富,夏胜平,赵正洪. 2019

[14]砂壤质褐土饱和导水率与物理性质的多尺度关系——小波分析法. 舒乔生,谢立亚,贾天会,张东为,刘作新. 2011

[15]海洋跃层的谱表达法及自适应识别. 陈亮,熊学军,李小龙,苏劼. 2016

[16]土壤水力特性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舒乔生,谢立亚. 2010

[17]黄河内蒙古段冰情信息变化特性的小波分析. 高瑞忠,李凤玲,李和平,朝伦巴根,冯国华. 2010

[18]黑龙江省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卢玢宇,裴占江,史风梅,高亚冰,徐红涛,左辛,王栗,刘杰. 2019

[19]洛阳孟津地区近47年来气温的变化特征. 姜志伟,华珞,武雪萍,蔡典雄,逄焕成,姜涛,吴会军,郑妍,李银坤. 2009

[20]1961-2018年陕西葡萄连阴雨时空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杨晓娟,刘园,白薇,胡伟,姚宁,房玉林,刘晓迎,刘布春.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