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玉米机械化粒收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克如

作者: 王克如;李璐璐;鲁镇胜;高尚;王浥州;黄兆福;谢瑞芝;明博;侯鹏;薛军;张镇涛;侯梁宇;李少昆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漯河市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机械化;作物;夏玉米;机械粒收;收获质量;品种;热量资源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1 年 37 卷 007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机械粒收质量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不明确,该研究选择黄淮海夏玉米区2013-2019年机械粒收技术联合试验示范的1250组测试样本进行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杂质率和损失率等粒收质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机械粒收时籽粒含水率平均为27.38%,破碎率平均为9.29%,杂质率平均为1.68%,损失率平均为3.28%,籽粒含水率和破碎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从不同年份收获质量看,2018、2019年收获籽粒平均含水率下降至25.45%和25.05%,平均破碎率下降至9.07%和7.88%,虽仍然高出国家玉米机械收获规定的破碎率标准(≤5%)的要求,但收获质量已发生明显改善.破碎率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破碎率最低时籽粒含水率为21.08%.因此,破碎率高仍然是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破碎率高、制约机械粒收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淮海夏播区热量资源梯度分布差异较大,玉米收获季节窗口期短的特点,选择早熟、脱水快的品种,进行品种脱水与区域气候资源配置,进一步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规范宜机械粒收栽培技术以及收获机操作规程是破解黄淮海夏玉米粒收质量差的关键.

分类号: S225.3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