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菌糠黑色素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星

作者: 罗星;李晓敏;薛帆正;蔡强;朱雪峰;吴小平;傅俊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银耳菌糠;黑色素;稳定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菌率;最低抑菌浓度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539-5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银耳菌糠中存在一种银耳的伴生菌——炭团菌(俗称香灰菌),其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从银耳菌糠中提取黑色素,研究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抑菌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提取的黑色素进行鉴定,表明银耳菌糠黑色素具有黑色素的典型特征.通过对银耳菌糠黑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银耳菌糠黑色素是一种趋于黑色并略带红色和黄色的粉末;该黑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其稳定性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影响较小,受Ca2+、Cu2+的影响较明显.通过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银耳菌糠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黑色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的EC50值分别为0.429 mg/mL和0.016 mg/mL.本研究还检测了黑色素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该黑色素在浓度为3.2 mg/mL时对供试菌株的抑菌率超过90%,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会较敏感.本研究为银耳菌糠的有效利用及其黑色素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分类号: TS209

  • 相关文献

[1]猴头菌子实体小分子提取物的分离与体外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分析. 李亮,尚晓冬,谭琦. 2015

[2]吡啶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孙志敏,陈群超,黄建颖,李昂. 2016

[3]利用糖渍液加工枇杷膏的工艺条件与品质. 刘哲,诸梦洁,向露,范铭,陆胜民. 2020

[4]神农架林区中蜂蜜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蔡雨娇,孙丽萍,张雪琦. 2020

[5]“文椰2号”椰子外果皮中50%乙醇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贾永立. 2012

[6]酪蛋白糖巨肽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及其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唐麒雯,吴泽仪,余宁翔,叶沁,孟祥河,聂小华. 2021

[7]胡椒果与胡椒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张水平,谷风林,吴桂苹,房一明,贺书珍,王庆煌. 2013

[8]几种植物天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舒友菊,施万胜,孙强. 2010

[9]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免洗洁手凝胶消毒剂配方设计与质量研究. 王仲,方伟. 2017

[10]大蒜挥发油对猪鸡四种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效果. 程桂林,徐淑芳,刘风华,郭玮,王伟,王安如,许剑琴. 2009

[11]中草药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活性及最优组方研究. 马志宏,李铁梁,姜娜,袁丁,罗琳. 2011

[12]麻醉剂丁香酚对鳗弧菌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李朝,柯常亮,古小莉,李惠青,黎智广,黄珂,李刘冬,李来好. 2019

[13]56株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测定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李庆辉,康立超,杜冬冬,李红欢,钱凌霄,刘扬扬,马勋. 2019

[14]荸荠英提取物抑菌特性初探. 郝淑贤,刘欣,黄卉,陈永泉,石红. 2006

[15]苜蓿提取液抑菌活性研究. 卢小康,蒲万霞,张咏梅,李宝兰,曹致忠,刘英. 2008

[16]10种植物精油对圣女果中三种致病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朱永清,王自鹏,刘培,詹敏,曾晓丹. 2016

[17]中药常山散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王玲,郭志廷,杨峰,王文莉,莫亚霞,郭爱民,罗小琴,魏小娟,吕亚楠. 2017

[18]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及“乳乃康”体外抑菌试验. 郁杰,王付景,葛竹兴,蒋春茂,朱善元. 2010

[19]菊芋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韩睿,王丽慧,钟启文,孙奎,李屹. 2010

[20]三种海螵蛸的处理方法及抗菌活性研究. 朱文静,陈四清,谢国驷,李杰,田蕊,刘宇岩,边力,胡文革.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