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宁麦20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维忠

作者: 陆维忠;姚金保;马鸿翔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宁麦20;产量;赤霉病;优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7 期

页码: 86-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宁麦20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江苏省淮南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1.78%。该品种株高85 cm左右,抗倒性较强;有效穗468万/hm2,每穗39.1粒,千粒重39.0 g;抗赤霉病性强而稳定,连续2年抗赤性鉴定均为R级;平均粗蛋白含量14.7%,湿面筋含量30.8%,面团稳定时间8.8 min,主要品质指标达强筋小麦标准。宁麦20是适宜江苏淮南麦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赤霉病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新品种荃麦725选育与体会. 赵莉,何贤芳,刘泽,朱全贵,葛勇,汪建来. 2019

[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综合评价. 姚维成,孔强,殷树华,陈琛,温明星,郭瑞,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2023

[3]安徽沿淮麦区赤霉病防治对22个小麦品种产量和产值影响.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吴子峰. 2020

[4]小麦新品种宁麦30的选育. 姚金保,马鸿翔,张鹏,杨学明,周淼平,余桂红,张平平. 2021

[5]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 孔祥英,马鸿翔,张旭,喻大昭,朱志凌,张文杰,宋早芹. 2014

[6]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2013

[7]广西区优质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刘助生,张宗急,钟丽,廖云云. 2011

[8]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陈爱大,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

[9]绿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任鄄胜,陆贤军,苏相文,康海岐,吴贤婷,曾礼华,吕建群,刘利平,任光俊. 2018

[10]早中熟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78号. 郭江平,王俊铎,郑巨云,吐尔逊江·买买提,梁亚军,龚照龙,郭睿心,李思忠,李雪源. 2018

[11]山葡萄不同气候区栽培适宜产量的研究. 宋润刚,刘井宽,路文鹏 ,焦培娟,革志强,李晓红,金银浩,郭太君,沈育杰. 2003

[12]吉林省第六届优质水稻新品种鉴评报告. 隋朋举,赵国臣,侯立刚,齐春艳,刘亮,郭希明,张理堂. 2011

[13]绿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任鄄胜,陆贤军,苏相文,康海岐,吴贤婷,曾礼华,吕建群,刘利平,任光俊. 2018

[14]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天优368. 康金平,黄慧君,符福鸿,王丰,朱满山,黄德娟. 2008

[15]钾素在我国果树优质增产中的作用. 黄显淦,王勤,赵天才. 2000

[16]钾素在我国果树段优质增产中的作用. 黄显淦,王勤,赵天才. 2000

[17]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8]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1992

[19]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20]六棱大麦抗赤霉病QTL的定位(英文). 张立异,陈天青,MARCHAND S,BELZILE F,张爱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