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台农杂交2号”组织培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秀春

作者: 张秀春;赵平娟;冼淑丽;刘志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木瓜“台农杂交2号”;两性株;侧芽;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6 年 14 卷 12 期

页码: 3479-3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刚挂果的成龄两性株截顶后产生的侧芽为材料,对"台农杂交2号"番木瓜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经75%酒精、饱和香皂水和300 mg/L利福平预处理后,用75%酒精浸泡50 s、1.5%次氯酸钠10 min和0.1%升汞10 min的复合消毒程序,消毒成功率可提高至80%以上。外植体第2~5个芽位在MS+0.02 mg/L NAA+0.2 mg/L BAP培养基中光照培养4周后出芽诱率可达50%。出芽的外植体在MS+0.02 mg/L NAA+0.2 mg/L BAP+1 mg/L GA3+0.25 mg/L KT培养基中培养4~5个月进行丛生芽诱导,丛生芽诱导后再转接至MS+0.02 mg/L NAA+1 mg/L GA3+0.4 mg/L KT培养基中光照培养1~2月,可获得健壮的、形态正常的不定芽。1.5~2.0 cm的不定芽在MS+0.5 mg/L IBA培养基中暗培养一周后,再转接至1/2 MS与蛭石1:2混合的培养基中培养3周后可形成根系形态正常、发达的完整组培苗,根诱导率达90%以上。

分类号: S667.9

  • 相关文献

[1]秋石斛侧芽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 陆顺教,易双双,任羽,尹俊梅,冷青云,杨光穗. 2014

[2]滇桑(Morus yunnanensis)的组织培养繁殖. 曾其伟,张超,陈泓宇,储一宁,向仲怀. 2014

[3]蜜糖文心兰的组培快繁技术. 郑维全,潘学峰,王祚锐. 2009

[4]芦笋两性株调查与初步利用研究. 陈光宇,周劲松,汤泳萍,罗绍春,占丰溪,尹富强. 2007

[5]芦笋两性株利用的初步研究. 陈光宇,周劲松,汤泳萍,罗绍春,占丰溪,尹富强. 2007

[6]番木瓜两性株高温条件下花性转变的转录组分析. 周陈平,杨敏,郭金菊,邝瑞彬,李庆萌,杨护,黄炳雄,魏岳荣. 2023

[7]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 熊月明,郭林榕,黄雄峰,张丽梅,林旗华. 2011

[8]观赏凤梨侧芽扦插繁殖及栽培. 查兰松. 2008

[9]侧芽速繁菊花苗. 樊光辉. 2001

[10]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王桢,杨柳燕,杨贞,张永春. 2022

[11]‘夏日阳光’番茄侧芽离体培养快繁技术. 赖呈纯,潘红,范丽华,谢鸿根,黄贤贵. 2016

[12]用作嫁接接穗的无毒多芽番茄树培育技术. 李刚. 2022

[13]秋石斛新生侧芽中部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陆顺教,易双双,任羽,冷青云,黄少华,杨光穗. 2015

[14]表观遗传调控植物分枝/分蘖研究进展. 刘婷,王天浩,淳雁,李学勇,赵金凤. 2022

[15]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王海琴,冯先桔,李丽,罗君琴. 2005

[16]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 2002

[17]钩藤3种不同育苗方式对比试验. 罗鸣,宋智琴,杨平飞,杨再刚,吴明开. 2016

[18]利用组织培养快繁非洲菊新品系.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 2016

[19]金线莲组织培养及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刘润东,郭文杰,林忠宁,鲁雪华. 2006

[20]不同繁殖方法对红星凤梨商品性的影响. 王玮玮,赵苏海,仲秀娟,李桂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