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AC2与拟南芥SGS3蛋白互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雪婷

作者: 刘雪婷;谢秋贤;刘琳玉;符艳;张秀春;任艳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LCMV AC2;AtSGS3;蛋白互作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323-13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木薯花叶病毒病(cassava mosaic disease, CMD)对我国和世界木薯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且缺乏抗性材料,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被认为是最有威胁性的病毒病之一,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n cassavamosaicvirus,SLCMV)是引起木薯花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RNA沉默是植物和动物先天性的一种抗病毒免疫反应机制,寄主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是真核生物中一种保守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也是重要的抗病毒免疫机制之一。寄主基因沉默抑制子(suppressor of gene silencing 3, SGS3)是PTGS通路的关键蛋白,在寄主抵御病毒侵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抵御宿主这种免疫反应,病毒通常编码病毒沉默抑制子(viral suppressorsofRNAsilencing,VSRs)来抵御寄主PTGS的病毒防御机制,与寄主蛋白互作是沉默抑制子发挥作用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为探究SLCMVAC2是否通过与AtSGS3互作而抑制寄主PTGS的免疫功能,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yeast two hybrid system, Y2H)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分析SLCMV AC2与AtSGS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LCMV AC2与AtSGS3蛋白在酵母细胞和植物体内均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亚细胞共定位研究进一步证明SLCMV AC2在与AtSGS3互作后,可与AtSGS3形成siRNA-body的RDR6发生共定位。这些结果表明SLCMVAC2可能通过与siRNA-body互作而影响寄主自身免疫机制,提高病毒致病性,SLCMVAC2与AtSGS3的互作可能是SLCMV侵染木薯导致花叶症状发生的分子基础。该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解析SLCMV致病机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5.33

  • 相关文献

[1]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TVM3分离物侵染性克隆构建及鉴定. 余乃通,冼淑丽,尹慧祥,赵羽涵,郑小宝,刘志昕. 2023

[2]我国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王国芬,李超萍,时涛,吴会杰,蔡吉苗,李博勋,陆翠梅,黄贵修. 2024

[3]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研究水稻NH1家族蛋白之间相互作用. 白薇,孙海莲,Mawsheng Chern,Randy Ruan,Pam Ronald,樊明寿. 2011

[4]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的作用. 刘慧洁,徐恒,邱文怡,李晓芳,张华,朱英,李春寿,王良超. 2019

[5]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的鉴定. 王瑞阳,于瑞嵩,陈冰清,李凤平,谢春芳,司伏生,董世娟,李震. 2019

[6]AtATH1转录活性研究及与AtOFP1蛋白互作的免疫共沉淀分析. 张利国,张效霏,王贵江,张树权,常缨. 2021

[7]高羊茅FaFT基因表达、蛋白互作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罗维,牟琼,舒健虹,吴佳海,王小利. 2021

[8]二穗短柄草BdFKF1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分析. 李安,童伟杨,罗维,舒健虹,王小利. 2021

[9]非洲猪瘟病毒D1133L蛋白增加宿主波形蛋白磷酸化而促进病毒在猪巨噬细胞中的复制. 陈玲玲,张婷,郝雨,杨金柯,史喜绢,张大俊,杨行,赵登率,闫文倩,别鑫恬,陈国辉,郑海学,乐涛,张克山. 2024

[10]苹果MdJAZ1基因表达及蛋白互作分析. 安秀红,厉恩茂,李敏,李壮,张修德,程存刚. 2016

[11]大豆锌指转录因子GmDi19-5对高温的响应及互作蛋白的筛选. 赵娟莹,刘佳明,冯志娟,陈明,周永斌,陈隽,徐兆师,郭长虹. 2017

[12]菜用大豆CIPK基因对逆境胁迫及激素的响应特征.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2017

[13]蛋白激发子PeaT1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邱德文,杨秀芬. 2012

[14]基于Nimble Cloning的新型植物BiFC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曾妍静,沈文涛,庹德财,黎小瑛,言普,高新征,周鹏. 2019

[15]弓形虫微线体蛋白 6,7,8 与宿主 Spata 3,Dkk2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刘卿1,2,李法财2,杨文彬2,刘国华1,赵权3**,朱兴全1,2??. 2017

[16]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互作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2012

[17]芥菜SR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杨巍,赵丽芬,唐兵,周麟笔,杨娟,莫传园,张宝会,李飞,阮松林,邓英. 2024

[18]黄麻CAMTA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与AP2/ERF类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 张高阳,邓接楼,徐建堂,张超,周越,叶水烽,伍应保,杨锌,蒋蕾,黄思齐,李德芳. 2022

[19]拟南芥液泡分拣蛋白AtVPS25调控植物生长素响应的功能分析. 郭萌萌,陈明,刘荣榜,马有志,李连成,徐兆师,张小红. 2014

[20]应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研究靶标肽与互补肽之间的互作关系. 梁洪宇,刘成倩,高骏,周佳明,司伏生,易建中.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