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鸡羽色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日富

作者: 吴日富;瞿浩;严霞;罗成龙;王艳;舒鼎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鸡;羽毛颜色;基因调控;分子遗传;图灵模型;黑色素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2 年 05 期

页码: 1806-18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自然界中鸟类呈现出丰富的羽毛颜色,羽色性状在躲避天敌、捕食、求偶及抵御紫外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对鸡羽毛颜色性状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品种区分、识别,在育种工作中建立品种间的显著标识和保障同一品种外观整齐尤为重要。羽毛颜色是禽类表型遗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决定。目前鸡羽毛颜色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色素相关通路,其中,Wnt、KIT/KITL和EDN3/EDNRB等信号通路对黑素细胞的生长发育、迁移和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α-MSH/ASIP-MC1R信号通路负责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已有研究显示,通过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变异检测技术挖掘与羽色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可以揭示黑羽、麻羽、显性白羽、隐形白羽、常染色体白化、银羽、性连锁不完全白化、深棕色羽、淡紫色羽(灰羽)、非依赖酪氨酸酶的隐性白羽、斑点羽和性连锁横斑羽(芦花羽)等多种羽色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此外,以图灵模型为理论基础可以解释复杂羽色图案的形成机制。作者通过总结黑色素相关调控通路与图灵模型对家鸡羽毛颜色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对近年来已经确定基因座的家鸡羽毛颜色性状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鸡羽色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在育种过程中开展鸡羽色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分类号: S831

  • 相关文献

[1]川南常羽乌骨鸡羽色、肤色的遗传研究. 杜晓惠,朱庆,杨志勤. 1996

[2]上市日龄和羽色对文昌鸡肉质特性的影响. 唐辉,汪艳,江俊,李奎,龚炎长,吴常信. 2009

[3]水稻滞绿突变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刘凯,严国红,张桂云,孙明法. 2019

[4]蔬菜作物耐热性遗传研究进展. 王敏,江彪,何晓明,刘文睿,彭庆务,梁肇均,林毓娥. 2018

[5]黔北黑猪保种利用与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杨红文,黄智宇,李晨,郭小江,史开志,王婧. 2021

[6]主要养殖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2

[7]华南地区南方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朴日花,刘章雄,关荣霞,常汝镇,郝再彬,邱丽娟. 2005

[8]列当生理小种和向日葵抗列当种质选育进展. 王鹏,李万云,刘胜利,柳延涛,陈寅初,赵刚. 2014

[9]小型猪品系五指山猪(WZSP)的研究进展. 张青峰,冯书堂. 2007

[10]猪QTL的最新研究进展. 张树敏,李娜,金鑫,陈群,赵晓东. 2006

[11]马铃薯晚疫病菌分子遗传及与寄主互作研究. 郭军,屈冬玉,王晓武,金黎平,谢开云. 2005

[12]油菜抗冻性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范志雄,雷伟侠,陈凤祥,王汉中. 2011

[13]玉米开花期耐热性机理与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李余良,胡建广,刘建华,郑锦荣. 2011

[14]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王丽珊,张建国,于滔,曹士亮,杨耿斌,李文跃,王成波,段雅娟,欧英卓,赵晴,刘长华. 2022

[15]水稻耐盐性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刘凯,朱静雯,宛柏杰,代金英,唐红生,孙明法. 2021

[16]黑米成分分析与功能利用. 江友兴,刘希贞,龙小黎,生吉萍. 1999

[17]动物黑色素沉着基因KIT和MLPH的研究进展. 刘杰,刘毅,胡彦竞科,何大乾,刘安芳. 2015

[18]泰和乌鸡出雏后黑色素的分布与沉积. 耿拓宇,张学余,陈宽维,周怀军,赵冬伟,陈国宏,吴新生. 2000

[19]泰和乌骨鸡组织器官中黑色素沉积研究. 刘向萍,陆江华,王生存,陈国宏,王金玉,陈宽维,张学余,王克华,赵东伟. 1999

[20]锦鲤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锦鲤品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王巍,胡红霞,孙向军,牛翠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