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冷性鉴评与遗传基础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杰

作者: 刘杰;张春宵;李淑芳;郑大浩;梁烜赫;王宇;刘文平;刘学岩;曹铁华;李晓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萌发期;耐冷性;鉴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2391-24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95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测定10℃低温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以及其相对值等6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自交系萌发期耐冷性进行鉴评,筛选耐冷种质;基于55K芯片数据,揭示95份自交系的群体结构,并探讨杂优类群与萌发期耐冷性的关系;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rML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检测与耐冷性状显著关联的SNP20(Single20nucleotide20polymorphism)位点。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6个单项指标综合为2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系统聚类将自交系划分为5类,耐冷性强、较强、中等、较弱、弱的材料分别为11、25、26、15、18份。95份自交系被划分为‘瑞德’、‘旅大红骨’、‘兰卡斯特’、‘四平头’、‘PB’与混合群等6个类群,其中本土种质‘四平头’与‘旅大红骨’的整体耐冷性高于其它类群,可选择国内种质×国外种质的杂优模式进行耐冷种质改良。基于GWAS结果,共检测到26个与耐冷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单个SNP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16%~32.63%。本研究为优异基因的克隆、有效功能标记的开发以及后续的种质改良与创新提供了种质资源、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小麦萌发期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库尼都孜阿依·吐尔汗,颜安,阿不都克玉木·米吉提,严勇亮,任毅,时晓磊,耿洪伟. 2021

[2]81份玉米杂交种萌发期耐冷性的鉴定和评价. 刘杰,张春宵,李淑芳,曹铁华,梁烜赫,刘学岩,马永鑫,郑大浩,李晓辉. 2020

[3]东北春大豆萌发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谢路,李健平,韩德志,谷勇哲,邳植. 2022

[4]陆地棉种子萌发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耐冷性鉴定. 张陇艳,张陇艳,程功敏,魏恒玲,王寒涛,芦建华,马峙英,喻树迅. 2021

[5]栽培稻芽期耐低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逄洪波,程露,于茗兰,陈强,李玥莹,吴隆坤,王泽,潘孝武,郑晓明. 2022

[6]桂林市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程芳丽,黄丽秀,蒋云伟. 2017

[7]'吉单'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袁静超,马永鑫,刘剑钊,刘子轩,王婧瑜,张洪喜,梁尧,蔡红光,张秀文,任军. 2021

[8]玉米SNAC转录因子的基因结构特征与逆境调控预测. 罗平,庞博,崔进鑫,于爽,王晓楠,程名,陈勇,高文伟,郝转芳. 2021

[9]节水灌溉与施磷量对玉米磷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闫飞,巩元勇,马兴旺. 2021

[10]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连晓荣,周文期,杨彦忠,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 2024

[11]93份甜玉米种质材料的相关性与聚类分析. 李晔,郑瑛,陈荣丽,田红琳,付忠军,张丕辉,宋文兰,易红华. 2021

[12]70%品润千悬浮剂防治柑橘疮痂病田间药效试验. 黄振东,张利平,蒲占湑,张小亚,林荷芳,陈国庆. 2008

[13]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14]小麦萌发期耐旱性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陈天青,王伟,杨康林,何庆才. 2014

[15]番茄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梁玉芹,曹彩霞,刘云,宋炳彦. 2010

[16]不同品种玉米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张海艳,赵海军. 2016

[17]海滨锦葵萌发期和苗期盐胁迫反应及耐盐性鉴定指标筛选. 王康,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 2015

[18]黑豆萌发期游离异黄酮苷元成分的测定. 孙肖青,孙筱林. 2008

[19]5个高羊茅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比较. 谢宇涵,洪盛,朱瑾,王婧,刘璐,柴琦. 2019

[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8种绿肥作物萌发特性与抗旱性评价. 孙艳茹,石屹,陈国军,闫慧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