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亚洲小车蝗飞行肌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海斌

作者: 韩海斌;高书晶;王宁;徐林波;董瑞文;娜仁满都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群居型;散居型;飞行肌;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55-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Bienko具有长距离迁飞能力,常迁飞为害造成严重损失.掌握其飞行肌结构特征,分析其飞行能力及影响因素,对提高对其监测预警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雌成虫背纵肌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群居型和散居型成虫飞行肌具有相似的亚细胞结构,飞行肌的肌原纤维粗细肌丝比例为1∶3,6根细肌丝环绕1根粗肌丝,形成六角形结构.飞行肌的发育和线粒体的形成均是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日龄成虫间存在差异.亚洲小车蝗肌原纤维直径在0.6~1.5μm,群居型成虫的肌原纤维直径多大于散居型.肌节长度为2.6~4.5μm,7日龄肌节长度最短,多数日龄群居型成虫肌节长度小于散居型(2.4~3.8μm).线粒体在背纵肌内含量占肌纤维线粒体含量的25%~45%,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存在显著差异,群居型7日龄雌成虫线粒体占肌原纤维的比例最高,为52.37%,而散居型的只有32.74%.线粒体含量差异可能是两型亚洲小车蝗成虫飞行能力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类号: S433.2

  • 相关文献

[1]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 李克斌,尹姣,杜桂林,曹雅忠. 2008

[2]环境温度对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呼吸代谢的影响. 韩海斌,王宁,徐林波,林克剑,高书晶. 2021

[3]型变过程中亚洲小车蝗体内保幼激素滴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孙彦楠,闫锋,高书晶,韩海斌,郭娜,高海燕,杨旭兵. 2023

[4]群居型、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书晶,韩海斌,王宁,徐林波,刘爱萍,特木尔. 2016

[5]群居型、散居型意大利蝗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牙森·沙力,曹广春,张泽华. 2011

[6]群居型与散居型东亚飞蝗飞行能力的比较研究. 李克斌,尹姣,杜桂林,赵萱,曹雅忠. 2007

[7]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成虫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高书晶,闫锋,郭娜,王宁,韩海斌,林克剑,贺兵. 2021

[8]粘虫蛾飞行肌的发育:超微结构特征分析. . 1996

[9]昆虫飞行肌降解研究进展. 李克斌,尹姣,曹雅忠. 2009

[10]昆虫飞行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孙红岩,李克斌,席景会,尹姣,曹雅忠. 2011

[11]散居型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白松,农向群,涂雄兵,张泽华. 2011

[12]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群居型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高松,格桑罗布,尼玛次仁,张泽华. 2010

[13]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群居型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冰. 高松,格桑罗布,尼玛次仁,张泽华. 2010

[14]可可油杀虫剂对亚洲小车蝗蝗蝻的毒力测定. 徐利敏,冯万玉,白全江. 2007

[15]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英文). 韩海斌,周晓榕,高书晶,庞保平. 2017

[16]自然环境中地面温度对亚洲小车蝗体温的影响. 程雨蒙,张艳,王广君,郭传友,李红梅. 2019

[17]亚洲小车蝗对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禾本科植物取食特性研究. 崔伯阳,黄训兵,高利军,新巴音,庞保平,张泽华. 2019

[18]亚蝗微粒子虫新种记述(微孢子门:微粒子科). . 1996

[19]杀蝗绿僵菌与植物源农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的杀虫效果. 高书晶,刘爱萍,徐林波,曹艺潇,柴岩红,特木儿. 2010

[20]温湿度对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高书晶,韩海斌,王宁,徐林波,刘爱萍,特木尔.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