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灌区节水抗旱型玉米品种的评价方法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雪婷

作者: 张雪婷;王新永;杨文雄;柳娜;杨长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节水抗旱性;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34-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日益紧缺,玉米为该地区首要粮食作物。构建节水抗旱型玉米品种评价体系对品种选育与筛选具有指导意义。选取该区域实际生产中表现较好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环境设置干旱胁迫与充分灌溉两个水分处理,测定12个农艺性状、产量指标及11个生理指标,引入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结合因子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等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建立节水抗旱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将诸多考察指标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94.263%)。通过对综合指标隶属函数值U_((xi))的二次加权,得到节水抗旱综合评价D值。由此得出的玉米品种节水抗旱排序为:甘玉801>利单295>正德305>先玉335>敦玉13号>玉源7879>甘鑫2818>庆单3号。聚类分析将玉米品种分为:Ⅰ级节水抗旱型1份、Ⅱ级中等节水抗旱型4份、Ⅲ级非节水抗旱型3份。灰色关联分析显示,粒长、粒宽、行粒数、秃间长度可直观地作为评价玉米节水抗旱性的指标性状。引入具有抗旱及节水双重表达特性的YHWUEI指数参与D值数学模型的构建,使节水抗旱性评价更为准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河西走廊玉米水分高效利用种质的筛选方法探讨. 张雪婷,柳娜,杨长刚. 2019

[2]新疆春小麦的抗干旱和水分高效利用特性研究. 李剑峰,卢运海,吴振录,蔡晓莉,范玲,樊哲儒,王钊英,张跃强. 2006

[3]杂交稻组合节水抗旱性鉴定评价综合指标构建. 康海岐,孙小文,王士梅,何芳,曾永旋,覃蓉敏,韩友学,康家荣,曾琳,张鸿. 2023

[4]杂交稻组合节水抗旱特性的梯度量化研究. 康海岐,潘英华,孙小文,韩友学,高利军,曹艳,高菊,康家荣,李星月,张鸿. 2021

[5]不同品种玉米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张海艳,赵海军. 2016

[6]基于节本增效的东北松嫩平原玉米种植模式评价. 徐北春,刘慧涛,杨双,吴迪,徐晓红,舒坤良. 2018

[7]玉米自交系耐荫性鉴定与评价. 王小博,王小博,常晓,谢瑞芝,吴嫚,杨兆生,燕博文,杨青华,李少昆,李健. 2020

[8]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 梁烜赫,王雪,赵鑫,曹铁华. 2018

[9]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家豪,王普昶,赵丽丽,陈超,黄佳熊. 2019

[10]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 滕元旭,支梦婷,李铭东,摆晶,张丽,张智林,杨新军,韩登旭,梁晓玲,李召锋. 2020

[11]玉米行距对草田间作作物根围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家豪,王普昶,赵丽丽,陈超,黄佳熊. 2019

[12]89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邓杰,孙丽芳,王霞,于洋,姚明明,徐荣琼,高树仁. 2020

[13]国内外骨干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 韩登旭,杨杰,王业建,郗浩江,梁晓玲,李铭东,阿布来提·阿布拉. 2021

[14]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荆绍凌,陈亚芹,张亚辉,周洪亮,任军. 2014

[15]云南主栽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杜彩艳,段宗颜,张乃明,丘学礼,胡万里,陈安强,付斌,潘艳华,余小芬,陈拾华,杨艳鲜. 2015

[16]对玉米新杂交种选育的综合评价. 郑向阳,李洪,董红芬,李爱军. 2006

[17]灰关联聚类法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张振文,李开绵,许瑞丽. 2006

[18]几个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孟令辉,庄振涛,孙广权. 2008

[19]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的研究. 韦德斌,钟维,向英. 2016

[20]吉林省主栽晚熟及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刘文成,许明学,毕兴华,荆绍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