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华磊

作者: 黄华磊;石有明;周燕;唐尚同;谷名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秋洋芋/油菜;套作;产量;效益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697-699

摘要: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 567.35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 773.05元/hm2,纯收入23 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分类号: S511`S632.3`S565.4

  • 相关文献

[1]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 黄华磊,石有明,周燕,唐尚同,谷名禹. 2014

[2]香椿树套作黑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张小红,侯睿,张小军,张相琼,许明洋,蔡丛武,刘昌奇,李文均. 2016

[3]油菜/玉米/红苕旱地套作模式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石有明,周燕,张丕辉,唐尚同,黄华磊. 2013

[4]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 2013

[5]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邓仁菊,罗密,何天久. 2022

[6]高寒区玉米套种高菜田间配置模式研究. 李洪,李梦蛟,王彧超,王瑞军,张旭丽. 2017

[7]玉米/大豆带田大豆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南琴霞,温健,牛建彪. 2017

[8]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杰,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2019

[9]小麦-花生套作对花生光合色素、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郭峰,王才斌,李新国,徐平丽,万书波. 2008

[10]麦-豆和麦/玉/豆体系中大豆的磷肥增产增效作用研究. 周涛,徐开未,王科,黄蔚,张朝春. 2015

[11]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夏大豆产量形成差异分析. 覃爱莲,韦清源,郭小红,梁江,汤复跃. 2022

[12]套作模式下大豆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13]薯/豆套作模式下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生长补偿效应.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 2016

[14]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张国宏,杨文钰. 2017

[15]多熟制地区带距与套作玉米生长、产量分析. 何文铸,冯君成,柯国华. 2002

[16]玉米间套复种高产技术. 佟屏亚. 1996

[17]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不同带幅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18]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2015

[19]播期和密度对套作甘蔗的糯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范继征. 2014

[20]春小麦春玉米带田套种亩产吨粮技术. 佟屏亚.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