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波

作者: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产量;穗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5 年 09 期

页码: 1-5

摘要: 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玉米优良自交系,以9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容重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穗行数和容重的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接近,说明二者的显性效应较低,主要是加性效应起的作用。产量的遗传力则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亲本产量不能决定子代产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9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籽粒品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张文. 2015

[2]十份玉米自交系应用分析. 白艳凤. 2004

[3]6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前进,王振华,张新. 2008

[4]从黑龙江省农家种选育的8个玉米自交系应用潜力分析. 祁永红. 2007

[5]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王书文. 2004

[6]密度对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郭向阳,李娟,赵丽,胡兴,兰琴英. 2013

[7]云南省几个骨干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利用价值预测. 高祥扩,杨克昌,黄清梅,冯素芬,鲁用强,赵自仙,刘润秀. 2012

[8]从不同源杂交种选育玉米二环系的配合力研究. 潘敏娜,郑常祥. 2017

[9]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评估. 凌亮,许晶,刘虹,李素玲,车星星. 2014

[10]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选育进展及其利用潜势初报. 张彪,兰发盛,滕耀聪,陈宛秋. 1993

[11]21个新育玉米自交系品质性状应用潜力分析. 李建秀,赵国彬,杨国虎,佘奎军,程晋龙. 2018

[12]利用配合力和分子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段智利,姚文华,黄云霄,汪燕芬,罗黎明,徐春霞,陈洪梅,谭静,番兴明. 2008

[13]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番兴明,陈洪梅,谭静,杨峻芸. 2003

[14]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莫润秀,黄开健,黄爱花,韦新兴,贺囡囡,邹成林,郑德波,谭华,翟瑞宁. 2019

[15]七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王振华. 1997

[16]25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潘敏娜,郑常祥. 2023

[17]玉米新自交系R379和R672的选育与应用. 文艺,朱方迅,龙云良,肖勇,唐海涛. 2014

[18]5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聚类分析. 刘新芝,彭泽斌,思扬,张洪哲. 1994

[19]高抗玉米锈病的齐319和鲁单50玉米. 叶金才. 2000

[20]利用配合力和分子标记划分玉米白交系杂种优势群. 段智利,姚文华,黄云霄,汪燕芬,罗黎明,徐春霞,陈洪梅,谭静,番兴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