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微生物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吝常华
作者: 吝常华;刘国华;常文环;张姝;郑爱娟;邓雪娟;蔡辉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粕;单菌;混菌;发酵;工艺优化;营养物质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2749-27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分类号: S816.4
- 相关文献
[1]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陈炳钿,周文艺,吴焜,连建芸,李泳宁. 2013
[2]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对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苗欣宇,刘文健,李达,孙慕白,华梅,牛红红,苏颖,王景会. 2023
[3]豆粕生物肽的生产工艺研究. 刘昊飞,陈霞,赵贵兴,李丹,刘丽君. 2010
[4]发酵蛋白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张百赟,叶明强,邝哲师,赵祥杰,罗国庆,杨金波. 2010
[5]乳酸菌固态发酵酶解对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粗蛋白质、pH、酸度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魏炳栋,党修利,邱玉朗,陈群,李林,刘海燕. 2014
[6]微生物发酵豆粕研究进展. 刘海燕,邱玉朗,魏炳栋,闫晓刚,于维,陈群. 2012
[7]生物发酵豆粕干燥技术的研究. 虞宗敢,高翔,周荣. 2007
[8]液态发酵对饲料原料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赵娜,李绍章,杨雪海,魏金涛,黄少文. 2011
[9]菌酶协同处理豆粕制备饲用小肽的研究. 方乐,葛向阳,汤江武,姚晓红,吴逸飞,孙宏. 2011
[10]高产多肽发酵豆粕的制备工艺研究. 叶明强,李树宏,邝哲师,杨金波,赵祥杰. 2008
[11]不同发酵条件对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 刘琼,李爽,王海燕,张广民,宋健,何天齐,蔡辉益. 2020
[12]双孢菇培养料发酵中的物质变化研究现状. 吴回易,王胤晨,刘讯. 2021
[13]不同容器发酵过程中德昂族酸茶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马玉青,潘联云,吴致远,杨恺清,苟祎,赵碧,梁名志. 2024
[14]佛手瓜凝固型酸奶制作工艺优化. 石彬,李咏富,何扬波,龙明秀,梁倩. 2019
[15]安梨酒发酵菌株筛选及工艺优化. 孙翠焕,陈丽媛,徐冲,陈杰,冯华. 2014
[16]苹果醋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李明泽,张霁红,宋娟,张蕊,王彦淳. 2018
[17]藜麦黄酒发酵工艺优化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张文刚,张杰,党斌,杨希娟. 2019
[18]多菌种接种发酵生产低盐剁辣椒的工艺优化. 李文青,罗凤莲,曾希珂,卿泉,蒋依琳,罗耀华. 2019
[19]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柄酒精发酵工艺. 魏书信,刘丽娜,崔国梅,许方方,李顺峰,田广瑞. 2019
[20]响应面优化冠突散囊菌发酵牛蒡茶工艺. 滕迎弟,王解语,唐业豪,黄莉莉,巫永华,张建萍,刘恩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肃省玉米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马艳红;王芳;白丽霞;汤芳;岳庆春;王子榕;刘悦善;易红梅;刘国华;第红君
关键词:玉米品种;DNA指纹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
-
白头翁口服液对脂多糖攻毒无特定病原体白来航鸡肠道炎症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张朝生;陈志敏;王少龙;王琰;刘国华
关键词:SPF白来航鸡;氧化应激;免疫;抗氧化;白头翁口服液
-
花椒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星;李晓珍;郑爱娟;王泽栋;陈志敏;刘国华
关键词:花椒籽粕;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
-
豆粕抗营养因子及酶解豆粕制备肽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满琦;陈星;陈志敏;刘国华;郑爱娟
关键词:豆粕;抗营养因子;酶解;肽
-
Kele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及其激活剂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朝生;陈志敏;王少龙;刘国华
关键词:氧化应激;Keap1-Nrf2-ARE;调控机制;通路激活剂
-
饲粮添加5-氨基乙酰丙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作者:陈将;刘娇;顾红霞;刘金梅;刘国华
关键词:5-氨基乙酰丙酸;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
-
云南省食蟹猴与猕猴毕氏肠微孢子虫和环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马平平;邹扬;牟文杰;张月玥;刘仲藜;张龙;陈利仙;王帅;刘国华
关键词:云南省;食蟹猴;猕猴;毕氏肠微孢子虫;环孢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