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与销售是食用菌产业化的“助壮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德宾

作者: 曹德宾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农民致富之友

ISSN: 1003-1650

年卷期: 2002 年 06 期

页码: 23

摘要: 由于食用菌自身的生物特性和传统生产模式的制约,栽培及收获季节相对集中,加之食用菌鲜活易腐等生物特点,所以,每至生产高峰尤其食用菌生产的“大年”,“菇贱伤农”往往不断发生。据了解,山东的聊城、日照个别地方,双孢菇最低时价为每千克1元,极个别的平菇时价为每千克0.5元,泰安某地鸡腿菇最低时价为每千克1元,进入2002年2月份,潍坊等地平菇鲜销价仅为0.20元,菇农叫苦不迭。一方面,严重背离了商品价值规律,另一方面,则是严重挫伤了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又使得我们的食用菌生产发展显得

分类号: F326.1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