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野生大豆优异资源筛选、评价及利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来永才
作者: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大豆;种质;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5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379-382
摘要: 通过近25年的评价与利用,筛选出高蛋白含量48%以上的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种质9份;双高(高油、高蛋白)66.16%的品系1份;并通过种间创新获得百粒重在6 ̄20g,蛋白质含量中间种质材料,丰富了大豆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种质拓宽领域中的应用.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2004
[2]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李向华,王克晶,李福山,严茂粉. 2005
[3]野生大豆(Glycine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李向华,王克晶,李福山,严茂粉. 2005
[4]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 杨光宇,王洋,马晓萍,王昱,姜亚伦. 2005
[5]野生大豆研究利用进展及建议. 程春明,王瑞珍,赵现伟,赵朝森,吴问胜,刘会荣. 2011
[6]山东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王栋,丁汉凤,王效睦,孔维国,李润芳,李湛,谢坤,李群,戴双,张晓冬. 2016
[7]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李向华,王克晶,李福山,严茂粉. 2005
[8]山东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英文). 王栋,丁汉凤,王效睦,李润芳,杨永义,李湛,田茜,刘世华,张晓冬. 2017
[9]对INGER水稻种质的遗传评价的利用. 汤圣祥,余汉勇. 2002
[10]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原则. 王振华,魏昕,张前进,张新,鲁晓民. 2020
[11]优良大豆种质绥农10号的利用及效果分析. 付春旭,景玉良,王金星,张维耀,曲梦楠,高陆思,姜世波. 2017
[12]春小麦优良种质晋春9号的特性与利用. 安建勇,马慧英,孙振,范向斌,郭凤琴,罗志长. 1999
[13]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张前进,王振华,张新,王俊璞. 2006
[14]紫山药研究进展. 张武君,陈菁瑛,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 2017
[15]天水市地方梨种质的评价与利用. 刘小勇,班明辉,张辉元,杨盛平,张坤,王发林. 2008
[16]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羊杏平. 2004
[17]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 董英山,庄炳昌,赵丽梅,孙寰,张明,何孟元. 2000
[18]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内生真菌分布及定植特征. 肖佳雷,姜立超,尹静,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明,刘淼. 2015
[19]辽宁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及利用现状. 王志友,王昌陵,董丽杰,于凤臣,孟红. 2008
[20]福建野生大豆生态分布及其分类. 刘德金,徐树传.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我国水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作者:李志霞;刘磊;李娜;邵辉;李辉;林宏芳;刘蕊;张玉婷
关键词:水果;质量;标准体系;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95;选育过程;栽培技术;制种要点
-
矮败小麦在新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仇林;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分子标记
-
基于深度学习的类球状水果采摘识别算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辉;张俊;俞烁辰;李志鑫
关键词:水果采摘;目标检测算法;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
-
导入巴克夏血统苏紫猪生长曲线拟合研究
作者:廖超;程金花;李娟;赵为民;李辉;戴超辉;付言峰
关键词:苏紫猪;生长曲线;生长拐点;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