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幼穗响应稻曲病菌毒素胁迫早期的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伏荣桃

作者: 伏荣桃;王剑;陈诚;赵黎宇;陈雪娟;卢代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菌;真菌毒素;转录组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5 期

页码: 447-4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由稻曲病菌引起的稻曲病不仅造成水稻减产,而且还会产生对动物和植物有毒的真菌毒素.探明水稻幼穗对稻曲病菌毒素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可为发掘水稻抗稻曲病基因以及抗病分子育种开辟新的思路.[方法]用稻曲病菌毒素处理水稻幼穗,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水稻幼穗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水稻9311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进行对比,利用TP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设定参数(差异倍数的绝对值不小于2,且q值不大于0.0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富集功能分析,鉴定水稻响应胁迫的关键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稻曲病菌毒素胁迫12 h后,水稻幼穗出现252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GO富集、KEGG代谢途经和KOG功能分析,将差异基因划分为GO功能下的64个条目、32个代谢途径和KOG功能下23个类别,包括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类生物合成、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DEG中有66个植物转录因子,分属7种植物转录因子家族,包括WRKY和Myb两大转录因子.分析二萜类生物合成与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发现,OsCPS2、OsKSL4和细胞色素P450等基因表达量上调,而淀粉酶、β-呋喃果糖苷酶和UDP-焦磷酸化酶等基因表达量下调,推测这些基因在水稻响应稻曲病菌毒素胁迫时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稻曲病菌毒素作为非生物胁迫因素对水稻幼穗具有毒性;通过干扰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途径而影响种子营养物质的合成,降低水稻抵抗病原菌侵染水稻的能力.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稻曲病菌的SCAR标记及其PCR检测. 陈福如,林廷邦,甘林,杜宜新,阮宏椿,杨秀娟. 2013

[2]稻曲病的接种技术研究. 张君成,陈志谊,张炳欣,刘永锋,陆凡. 2004

[3]稻曲病初侵染源及病菌侵染适期初步研究. 唐涛,张松柏,郑和斌. 2009

[4]安徽水稻稻曲病群体菌遗传结构及致病力研究(英文). 苏贤岩,任学祥,谷春艳,胡飞,王学峰,吴向辉. 2016

[5]稻曲病菌毒素对不同抗病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伏荣桃,王剑,陈诚,赵黎宇,陈雪娟,卢代华. 2021

[6]稻曲病菌UV-2菌株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及分析. 王晓明,王革娇,罗朝喜,谭新球,罗美中. 2013

[7]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秀娟,王舒婷,姚锦爱,杜宜新,陈福如. 2011

[8]水稻稻曲病菌的侵入期及其致病因子初探. 刘才南,陈志谊,张国彪. 2007

[9]稻曲病菌侵染循环及其分生孢子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覃茜,陆祖正,谢振兴,黄歆怡,於艳萍,丁丽琼. 2024

[10]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胡东维,王疏. 2012

[11]稻曲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冯爱卿,杨健源,曾列先,陈深,苏菁,李落叶,李建雄,朱小源. 2014

[12]水稻幼苗条纹突变体yss1的转录组分析. 周坤能,夏加发,王元垒,马廷臣,李泽福. 2018

[13]水稻叶片响应细菌性条斑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施力军,罗登杰,刘芳,李容柏,岑贞陆. 2019

[14]水稻直立短穗突变体esp的转录组研究. 周坤能,夏加发,云鹏,王元垒,马廷臣,张彩娟,李泽福. 2020

[15]水稻温敏型叶色突变体tsa58的变异检测及转录组分析. 陈能刚,鄢小青,李欢,杨占烈,吴荣菊,陈锋. 2023

[16]水稻稻曲病菌单孢分离技术及分生孢子培养条件优化. 何海永,陈小均,杨学辉,吴石平,王莉爽,Sopone Wongkaew,袁洁. 2011

[17]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2510的插入位点分析. 丁慧,俞咪娜,王亚会,于俊杰,尹小乐,薄惠文,黄星,刘永锋. 2016

[18]稻曲病两个白化菌株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 金菊,陈宏明,许伟,杨炳辉,胡东维. 2012

[19]稻曲病菌分离技术、培养条件研究. 刘明霞,秦姝,李颖,王疏. 2009

[20]稻曲病菌菌核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作用机制分析. 李丹阳,邓启得,雍明丽,王华,赖朝辉,陈宏明,何文苗,胡东维.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