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不同地区褐土对磷素的吸附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慧芳

作者: 邹慧芳;李丽君;刘平;白光洁;武文丽;吕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吸附量;磷;吸附解吸;吸附动力学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8 期

页码: 1399-1404+1410

摘要: 为了合理施用磷肥,减少农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通过室内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山西省境内太原市小店区、运城市永济市、长治市长子县3个地区不同土层褐土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在初始外源磷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研究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层褐土对磷的吸附量及解吸量均随初始外源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解吸量则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层褐土对磷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方程拟合良好;拟合参数最大吸附量(Q_(max))、表面吸附系数(K)、最大缓冲容量(MBC)最大值均出现于长子县褐土。小店区、永济市、长子县0~20 cm土层Q_(max)值分别为740.74,781.25,787.40 mg/kg;20~40 cm土层Q_(max)值分别为757.58,793.65,806.45 mg/kg;40~60 cm土层Q_(max)值分别为769.23,806.45,813.01 mg/kg。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层褐土对磷等温吸附结果均可与准二级动力学很好地拟合;吸附平衡时土壤对磷的吸附量qe最大值出现于长治市长子县褐土40~60 cm土层土壤,最小值出现于太原市小店区褐土0~20 cm土层土壤;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于永济市40~60,0~20 cm土层土壤。由此可知,长子县褐土对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小店区褐土对磷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合理使用磷肥,减少土壤磷素流失风险。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围海造田水稻土磷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理. 刘辉,刘忠珍,杨少海,胡正义,赵言文. 2011

[2]河口海岸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环境行为研究. 刘贝贝,陈歆,彭黎旭. 2013

[3]甘蔗色素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胡瑞云,沈石妍,王智能,杨柳,李艳芳,应雄美,郭家文. 2019

[4]长期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刘春增,张成兰,张琳,丁丽,杜光辉,张香凝,郑春风,张济世,吕玉虎,李本银,李敏,曹卫东. 2024

[5]生物炭对环丙沙星在热带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陈淼,唐文浩,葛成军,彭黎旭. 2015

[6]不同植被对红壤养分含量及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 曾希柏,刘更另. 2002

[7]烯啶虫胺在热带土壤中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陈珊珊,陈淼,武春媛,邓晓,刘景坤,李勤奋. 2014

[8]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张成兰,刘春增,吕玉虎,李本银,张琳,丁丽,杜光辉,张香凝,郑春风,张济世,李敏,曹卫东. 2024

[9]SO_4~(2-)和Cl~-对稻田土壤养分及其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曾希柏,刘更另. 2000

[10]羧甲基壳聚糖银的制备及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金文,王少鹏,佟巨慧,张薷文,费瑞. 2011

[11]SO^2―4吸附特征研究. 王伯仁,文石林. 1998

[12]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地区土壤对~(90)Sr吸收的研究. 赵文虎,徐世明,候兰欣. 1990

[13]贝壳粉对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罗文文,徐应明,王农,蔡彦明,孙约兵. 2017

[14]巯基修饰和胡敏酸包裹纳米Fe_3O_4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Pb~(2+)Cd~(2+)Cu~(2+)的吸附效果研究. 王萌,雷丽萍,方敦煌,徐照丽,陈世宝. 2011

[15]北京秋季不同树种吸附PM_(2.5)研究. 赵云阁,鲁绍伟,李利学,谷建才,陈波,李少宁. 2016

[16]基于Zeta电位法分析新生亚硫酸钙对蔗汁胶体的吸附特性. 黎庆涛,李利军,卢家炯,任二芳,郑凤锦,梁肖,黄燕妮. 2014

[17]北京不同树种吸滞PM2.5特征研究. 赵云阁,谷建才,刘海龙,鲁绍伟,赵东波,陈波,陈鹏飞,李少宁. 2017

[18]5种大孔树脂分离苹果多酚的比较研究. 张倩茹,尹蓉,段泽敏,王贤萍. 2017

[19]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 王萌,刘一超,梁琼,刘云,陈波. 2018

[20]介孔活性炭表面改性对两种农用抗生素吸附性能的影响. 孙长娇,王琰,崔海信,姜建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