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本不同行距配置对昆虫授粉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伟龙

作者: 张伟龙;张伟;徐长洪;王鹏年;赵丽梅;吴兴宏;丁孝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行距配置;授粉效率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733-7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昆虫为杂交大豆授粉的行为,提高授粉效率,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和保持系JLCMS34B为材料,研究父母本3种行距配置(T1、T2、T3)对昆虫授粉行为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置T2条件下昆虫授粉效率最高,母本单株粒数最多,为45.98个(2011年),与T1、T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3配置授粉效率最差,单株粒数最少,为32.06个(2012年),与T1、T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吉林省洮南地区适当缩小父母本行距,增加母本间行距可有效促进昆虫授粉效率,提高结实率。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 赵丽梅,孙寰,王曙明,王跃强,黄梅,李建平. 2004

[2]田间开放条件下大豆不育系制种技术研究. 王曙明,王跃强,李建平,李茂海,孙寰,赵丽梅,张宝石. 2010

[3]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套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费晓艳,赵洪锟,刘晓东,宋任涛,李启云,董英山. 2011

[4]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大豆常规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王曙明,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跃强,张云锋,张宝石. 2010

[5]主成分分析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李仲强,李大志. 2002

[6]影响辣椒规模制种授粉效率的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马艳青. 2000

[7]信息素促进凹唇壁蜂访花提高苹果座果率和果实品质. 王丽娜,闫卓,欧阳芳,肖云丽,曲诚怀,叶保华,门兴元. 2018

[8]底氮肥用量和行距配置对豫麦49号产量的影响. 赵淑章,季书勤,武素琴,连东军,辛均安. 2000

[9]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产量效应研究.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 2013

[10]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惠惠,杨吉顺,李耕,刘鹏,董树亭,杨今胜,柳京国. 2012

[11]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群体光分布与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耕,杨今胜,杨吉顺,柳京国,刘鹏,董树亭. 2012

[12]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雌雄开花间隔期和产量的影响. 杜艳伟,王高鸿,李颜方,张正,阎晓光,赵根友,赵晋锋. 2018

[13]不同行距配置对南疆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辛明华,辛明华,李小飞,韩迎春,王占彪,冯璐,王国平,杨北方,范正义,李鹏程,万素梅,李亚兵. 2020

[14]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高金虎,赵铭森,冯旭平,孔佳茜,孟晓康,吴昌娟,康红梅. 2019

[15]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牛学谦,王陆军. 2017

[16]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燕山,普红梅,姚春光,杨琼芬,隋启君,白建明. 2014

[17]密度及行距配置对'丰油10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坤,魏林楠,张书芬,王建平,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文雁成,赵磊,王东国,刘奕孜,朱家成. 2021

[18]高密度条件下行距配置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永忠,李万星,曹晋军,靳鲲鹏. 2017

[19]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司纪升,孟钰,张亚如,王旭清,李升东,孟维伟,王娜,王洪滨,刘开昌. 2020

[20]行距配置对木薯薯块产量及薯构型的影响. 魏云霞,韦卓文,黄洁,王娟,李天,何冯光.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