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的培育及Xa30(t)的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旭炜

作者: 金旭炜;王春连;杨清;江祺祥;樊颖伦;刘古春;赵开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Xa30(t);近等基因系;分子标记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7 年 40 卷 06 期

页码: 1094-1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将普通野生稻资源Y238所携有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0(t)导入栽培稻JG30,培育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以便应用于育种实践。【方法】以感病籼稻品种JG30为轮回亲本,Y238为供体进行杂交、回交、自交培育近等基因系;以JG30/Y238的一个BC6F2代群体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借助SSR、EST、STS等分子标记对Xa30(t)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成功培育了携有Xa30(t)基因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从343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出4个能揭示抗感多态性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用该4个标记对BC6F2代群体303个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上述4个标记均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与Xa30(t)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1.4cM、11.4cM、4.4cM及2.0cM,且它们位于Xa30(t)基因的同一侧。【结论】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及分子标记检测找到4个与Xa30(t)基因连锁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将Xa30(t)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上。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2(t)的鉴定和初步定位. 郑崇珂,王春连,于元杰,梁云涛,赵开军. 2009

[2]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2(t)的鉴定及其分子标记定位(英文). 阮辉辉,严成其,安德荣,刘仁虎,陈剑平. 2008

[3]携有不同主效白叶枯病抗性单基因的3个粳稻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章琦,施爱农,杨文才,王春莲. 1996

[4]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菌系的抗性研究. 曾列先,杨健源,陈深,伍圣远,陈珍,朱小源. 2006

[5]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2000

[6]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342-9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张明,吴瑕,张一铎,张超,牛祖彪,崔淑佳,杨秋平,王洪刚. 2014

[7]小滨麦易位系山农6343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徐金秋,何方,崔法,亓晓蕾,余利,赵春华,王洪刚. 2012

[8]小麦矮秆种质系山农495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宗浩,崔法,鲍印广,赵春华,王玉海,杜斌,王庆专,王洪刚. 2009

[9]小麦种质系山农10103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吴瑕,张超,张明,徐林涛,王洪刚. 2015

[10]两份玉米CMS-C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力测定及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牟碧涛,赵卓凡,岳灵,李川,张钧,李章波,申汉,曹墨菊. 2019

[11]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关海英,董瑞,刘铁山,刘春晓,何春梅,王娟,刘强,徐倩,张茂林,汪黎明. 2024

[12]植物抗线虫基因的分子定位与克隆. 罗兰,谢丙炎,杨之为. 2004

[13]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 章琦,赵炳宇,赵开军,王春连,杨文才,林世成,阙更生,周永力,李道远,陈成斌,朱立煌. 2000

[14]大白菜CMS7311育性恢复基因BcRfp的分子标记及定位. 许小勇,孙希禄,张玉,惠麦霞,张鲁刚,方智远. 2013

[15]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的性状鉴定及基因定位. 徐飞飞,纪志远,徐江民,王福军,唐永超,郑凯丽,王春连,赵开军. 2019

[16]野生稻优异基因分子标记定位与利用研究进展. 张祥喜,罗林广. 2002

[17]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筛选鉴定. 许小勇,孙希禄,张明科,张鲁刚,方智远. 2013

[18]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初步定位. 张端品,林兴华. 2010

[19]水稻中对不亲和白叶枯病菌株专一识别的多肽. 陶全洲,徐伟军,曾以申,殷尚智,王玉环. 1992

[20]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王凤云,周红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