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子叶节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赖冰冰
作者: 赖冰冰;韩阳;李春风;张兴政;张立军;宋书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不定芽;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133-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豆品种"辽豆17"、"辽豆18"和"辽豆23"子叶节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发生。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6-BA浓度的增加,每块外植体上不定芽的数量呈增加的趋势,当向1/2MSB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1IBA和4.0 mg·L-16-BA时,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比较不同的外植体获得方法,保留半片子叶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好于不保留子叶的外植体。1/2 MSB+0.5 mg·L-16-BA+0.05 mg·L-1IBA是适宜的不定芽伸长培养基。1/2MSB+1.0 mg·L-1IBA是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系统的研究. 覃金花,唐兴富,孙祖东. 2012
[2]大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袁鹰,刘德璞,郑培和,徐文静,李海龙. 2001
[3]新疆棉花子叶节直接诱导多芽发生再生植株的研究. 孙立军,郝秀英,李雪源,闫建庆,王新勇,毛鸿才,狄月华. 2006
[4]狼尾蕨叶片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技术. 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童红玉. 2011
[5]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程泉,雷中华,黄启秀,曾幼玲. 2020
[6]松果菊离体培养的比较试验. 赵福成,杨跃生,王桂跃. 2009
[7]泰山酸枣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妍,孙清荣,王元征,李宪利,周广芳. 2009
[8]陆地棉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 许亚楠,佘建明,张保龙,沈新莲,倪万潮. 2008
[9]福建山樱花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规模化繁殖试验. 吕月良,陈璋,施季森,黄宇翔,刘金燕,谢建丽. 2006
[10]巨桉下胚轴诱导不定芽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石轶松,王米力,杜文平,李群. 2002
[11]水茄子叶培养简化快繁技术的建立(英文). 李文嘉,蒋雅琴,黎炎,吴永官,康德贤,方岩岩. 2015
[12]小白菜子叶诱导不定芽再生植株. 张智奇,周音,张玉华,钟维瑾,张建军,殷丽青. 1998
[13]黄瓜子叶高效再生成株培养研究. 刘小俊,梁根云,房超,刘独臣,蔡鹏,李跃建. 2013
[14]粉葛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曾文丹,严华兵,肖亮,尚小红,曹升,陆柳英,赖大欣. 2021
[15]甜瓜品种GT-1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英文). 黄永红,陆璐,陶兴林,赵长增. 2006
[16]用于遗传转化的花生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何新民,王兴军,唐洲萍,唐荣华. 2009
[17]黄花牛耳朵离体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关世凯,邓杰玲,何荆洲,黄昌艳,卜朝阳. 2018
[18]不同类型细胞分裂素对扇蕨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叶晓青,佘建明,邓衍明,童红玉. 2012
[19]西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肖守华,李国生,焦自高,王崇启,董玉梅,李圣辉. 2010
[20]叶用莴苣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 孙月芳,黄剑华,陆瑞菊,周润梅,王亦菲,李海谦.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御旱基因型大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闫春娟;王文斌;王昌陵;陈艳秋;张立军;韩进;都梓月;李盛有
关键词:水分胁迫;大豆;御旱基因型;产量;生理特性
-
大豆种质抗旱性评价及抗旱候选基因的挖掘
作者:李盛有;王昌陵;闫春娟;张立军;孙旭刚;曹永强;王文斌;宋书宏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大豆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闫春娟;王昌陵;孙旭刚;张立军;曹永强;李盛有;董丽杰;张丽;陈艳秋;王文斌
关键词:水分胁迫;大豆;干旱敏感型;抗旱品种;根系特性;分配比例;产量
-
不同产地黄芪饮片中多糖及甲苷含量比较
作者:张立军;王国祥
关键词: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含量;苯酚-硫酸法;HPLC法;质量评价
-
播期对不同熟期组大豆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旭刚;张立军;李盛有;王文斌;曹永强
关键词:播期;大豆;熟期组;品质
-
河西灌区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作者:白波;张立军;蔡子平;牛家瑜
关键词:板蓝根;氮磷钾;养分需求;施肥量;河西灌区
-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小叶黑柴胡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立军;彭云霞;张东佳;白波;王国祥;牛家瑜
关键词:小叶黑柴胡;PEG-6000;干旱胁迫;抗旱性;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