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矮秆直立株型油菜株高性状基因的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盼
作者: 李盼;李超;张瑞茂;张显强;罗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矮秆油菜;株高基因;BSA-seq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83-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定位甘蓝型矮秆直立株型油菜的株高基因,解析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对油菜育种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甘蓝型三系油菜(不育系5824ci×恢复系5771r)杂交,在F1中发现变异单株,命名"DW871"。经多代自交,从群体中选取纯合矮秆和对应纯合高秆杂交,从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分别选取47个矮秆、47个高秆和10个纯合矮秆材料,分别构建基因池。利用BSA-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以47个矮秆与47个高秆,10个纯合矮秆与47个高秆进行关联分析(BSA),从47个矮秆与47个高秆基因混合池间检测到差异SNP共121998个,非同义突变SNP共1582个,在ChrA10染色体上定位1个显著关联区域,区间长度6.39 Mb,含1405个候选基因;从10个纯合矮秆与47个高秆基因混合池间共获得1752011个SNP,非同义突变SNP共27723个,InDel 518420个,在ChrA03、ChrA04、ChrA06、ChrA07、ChrA10和ChrC03上定位共19个与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区间长度5.35 Mb,含1143个候选基因。然而由于未达到理论阈值,这个区域很可能是假阳性区域,需要进一步验证。47个矮秆基因混池和10个纯矮秆基因混池在ChrA10染色体上定位的关联区域互相重合,重合区间为1.83 Mb。本研究在ChrA10染色体上定位1个与DW871株高性状显著关联区间,这一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甘蓝型矮秆直立株型油菜株高性状基因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水稻株高基因eui的初步分子定位. 吴玉良,何祖华,董继新,李德葆,林鸿宣,庄杰云,陆军,郑康乐. 1998
[2]高粱骨干系株高基因Dw1、Dw2、Dw3检测与评价. 吴晗,张旷野,邹剑秋,朱凯,张飞,卢峰,马作斌,段有厚.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和田羊Fec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及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作者:杨存明;田可川;张文浩;刘黎;阿布力克木·阿地力;李雪;梁贵晨;赵志文;李超;高伟;黄锡霞;田月珍
关键词:和田羊;FecB;产羔数;生长性状
-
不同芯片密度对华西牛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王元清;王泽昭;朱波;陈燕;徐凌洋;张路培;高会江;李超;李俊雅;高雪
关键词:华西牛;基因组选择;标记密度;育种芯片;中国肉牛基因组选择指数
-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
作者:孙学强;朱传刚;孙荣钊;李超;甄岳;张志;李彦;马帅;尹斐斐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疫病防控;公共卫生
-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郭勇;文丽;石丽红;李超;程凯凯;罗浛方;李海容;周国栋;唐海明
关键词:双季稻;酶活性;氮循环;产量;长期施肥;根际土壤
-
作业成本法在农业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L农科院为例
作者:李超;杜雪;宋春雨;蔡静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成本
-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大麦–双季稻田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作者:郭勇;文丽;石丽红;张腊梅;程凯凯;李超;郑华斌;唐海明
关键词:长期施肥;双季稻;根际土壤;有机氮组分;酸解性氮
-
六斑月瓢虫幼虫和草地贪夜蛾幼虫之间的双向捕食功能评价
作者:崔祥鑫;黎荟璐;李盼;唐继洪;李金花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草地贪夜蛾;双向捕食;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