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D人工抗原合成及2,4-D类农药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升吉

作者: 王升吉;尚佑芬;赵玖华;杨崇良;路兴波;孙红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2,4-D;半抗原;免疫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抗体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2052-20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改良EDC法,将2,4-DB、2,4-D分别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合成了2,4-D的免疫原2,4-DB-BSA、2,4-D-BSA和包被原2,4-DB-OVA、2,4-D-OVA。免疫抗原测定结果表明,所得紫外吸收光谱,具有载体蛋白BSA和半抗原2,4-DB或2,4-D的特性,最大吸收峰为282nm。合成2,4-DB-BSA、2,4-D-BSA免疫抗原的结合比分别为1∶24、1∶20,合成的2,4-DB-OVA、2,4-D-OVA包被原的结合比分别为1∶10、1∶8。上述两种免疫原分别免疫新西兰白雄兔,获得2,4-D类农药多克隆抗体。其中免疫2,4-DB-BSA的两只兔PBD1和PBD2的效价较高,分别是1∶102400和1∶51200。选择效价较高的PBD1多克隆抗体进一步优化筛选出抗原抗体的工作浓度,2,4-D-OVA包被原3μg·mL-1,PBD1多克隆抗体1∶12800。经测定,该多克隆抗体对目标检测物2,4-D、2,4-Dbutylester敏感度较高,抑制中浓度(I50)、检测限(I20)分别为,2,4-D:179.8ng·mL-1,1.09ng·mL-1;2,4-Dbutylester:3010.0ng·mL-1,1.53ng·mL-1。对2,4-D识别的特异性也较强。另外测定了制备2,4-D多克隆抗体对几种2,4-D类似结构化合物交叉特异性反应,2,4-DB最强,2,4-D次之,之后依次为2,4-D丁酯、2,4-D异丙酯,交叉反应性较差的有2甲4氯、2,4,5-涕、2,4-滴丙酸。

分类号: S481.8

  • 相关文献

[1]喹乙醇免疫抗原的合成及评价. 张景艳,李建喜,王磊,杨志强,王学智,张凯,孟嘉仁. 2011

[2]抗异丙隆多克隆抗体的研制. 李方实,孙峰,刘贤进,崔恒华. 2007

[3]莱克多巴胺人工免疫原合成及抗体特性. 张海棠,王自良,王艳荣,邓瑞广. 2008

[4]小分子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晁博,薛飞群. 2006

[5]两种不同偶联比的莱克多巴胺免疫原免疫效果比较. 于洪侠,杨曙明. 2007

[6]氯羟吡啶人工抗原的合成及抗体特性. 张海棠,杨鑫攀,王自良,王三虎,范国英,邓瑞广,王丹红. 2014

[7]有机氯类禁限用农药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彭怡霖,金雅琪,崔永亮,张耀海. 2023

[8]2种不同无色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力,胡鲲,姜有声,黄宣运,安健,杨先乐. 2011

[9]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杨曙明,朱宇. 2006

[10]重金属镉离子免疫抗原初步制备与鉴定. 袁晓科,杨志强,李建喜,王学智,陈化琦,张艳,孟嘉仁,高杰. 2008

[11]重金属锅离子快速检测ELISA技术初步研究. 袁晓科,杨志强,李建喜,王学智,陈化琦,张艳,孟嘉仁,高杰. 2008

[12]布鲁氏菌表位疫苗研究进展及其在犬布鲁氏菌病疫苗研究中的思考. 梁瑞英,刘大虎,汤新明,梁琳,李子彬,蒋卉,杨晓雯,杨升,丁家波. 2024

[13]果蔬和谷物制品中多菌灵的免疫检测. 柳双,谢春花,王敏思,张志军,宋洋. 2019

[14]食用菌中硫酸链霉素残留的免疫快速检测. 柳双,王敏思,谢春花,周永斌,柳桃,宋洋. 2020

[15]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规模化牛场牛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陈柯佳,谢梦圆,郭宇,尚和卫,常继涛,高登军,张娜,王建龙,徐晓静. 2023

[16]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张岳梅,刘铁铮,陈斌. 2003

[17]华东三省转Bt基因棉花种植对边际水体中Cry1Ab/c蛋白残留的影响. 刘华,常晓蕾,蒋玮,白蓝,郑曙峰,王金斌,王维,潘爱虎,王荣谈,唐雪明. 2016

[18]玉米赤霉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刘媛,刘贤进,余向阳,张存政,陈育如,龚振明,周全. 2006

[19]水稻(Oryza sativa L.)愈伤组织发育过程中Auxin-miR167-ARF8信号通路的研究. 淳俊,王文国,王胜华,陈放. 2013

[20]NAA、2,4-D对鹰嘴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仇建飞,Manjula.Bandara,John Zhang,王立春,魏春雁.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