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鱼蛙病毒和鳜弹状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红茹
作者: 梁红茹;马赛亚;付小哲;林强;刘礼辉;牛银杰;黄志斌;林蠡;李宁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鱼蛙病毒;鳜弹状病毒;三重PCR;混合感染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1 年 49 卷 011 期
页码: 17-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鳜鱼蛙病毒(Sini perca chuatsi ranairidovirus,SCRIV)和鳜弹状病毒(Sini perca chuatsi rhabdovirus,SCRV)的三重PCR检测方法,为鳜鱼等养殖品种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方法支撑.[方法]根据ISKNV MCP基因、SCRIV MCP基因和SCRV N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PCR扩增反应中的退火温度和引物用量进行优化,建立可同时检测ISKNV、SCRIV和SCRV的三重PCR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备测病毒为IPNV、GCRV、KHV、SGIV、NNV、TiLV和SVCV),对22份疑似感染ISKNV、SCRIV和SCRV的样品分别进行单一和三重PCR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三重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同时检测ISKNV、SCRIV和SCRV,特异性较好,对IPNV、GCRV、KHV、SGIV、NNV、TiLV、SVCV等无扩增;该方法敏感性好,对3种病毒核酸的检测下限均为0.01 ng/μL;利用该方法和3种病毒单一PCR方法同时对2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种方法吻合率为100%,其中ISKNV阳性率为27%、SCRIV阳性率为41%、SCRV阳性率为9%、ISKNV和SCRIV混合感染阳性率均为9%,无ISKNV、SCRIV和SCRV混合感染.[结论]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对这3种病毒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分类号: S917.1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鳜弹状病毒糖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作者:张彦冰;叶加鑫;孙威;刘晓丹;林强
关键词:鳜弹状病毒;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杆状病毒
-
鳜弹状病毒N蛋白与鳜c-Myc互作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机制
作者:张秋爽;叶彩媚;牛银杰;林强;梁红茹;罗霞;李宁求;付小哲
关键词:鳜;鳜弹状病毒(SCRV);鳜c-Myc;蛋白互作;谷氨酰胺代谢
-
Rho A-Rock1信号通路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感染的调控及作用
作者:谭有燕;牛银杰;李宁求;罗霞;林强;梁红茹;付小哲
关键词:脾肾坏死病毒;病毒复制;Rho A-Rock 1信号通路
-
纳米酶在农业方向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宝福;付小哲;林强;牛银杰;罗霞;梁红茹;李宁求
关键词:农业;食品;纳米酶
-
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连作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生态的影响
作者:肖健;谭俊杰;林泽毅;林强;杨尚东;谭宏伟
关键词:木醋液;番茄;连作障碍;抑菌活性;高通量测序
-
MiR-130c-5p靶向乌鳢水泡病毒g基因抑制病毒增殖
作者:季艳;周旋;于永耀;刘晓丹;张驰;林强
关键词:MiR-130c-5p;乌鳢水泡病毒(SHVV);靶向;G蛋白;弹状病毒
-
罗氏沼虾胞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
作者:李亚男;陆霖青;张鹏;张博;林蠡;秦真东
关键词:罗氏沼虾;MnSOD;表达模式;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