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菜用大豆品质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江峰

作者: 宋江峰;刘春泉;姜晓青;李大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13 期

页码: 1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菜用大豆品种品质性状的选择效率,优化菜用大豆品质评价体系,以江苏省主栽的18个菜用大豆品种为试材,分析其物理特性指标(荚长、荚宽、荚厚、百荚质量、百粒质量、L*、a*、b*、硬度、水分含量)和化学特性指标(VC、叶绿素、粗脂肪、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异黄酮含量,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活力)。结果表明:品质特性中叶绿素和异黄酮含量、LOX活力、淀粉含量、百粒质量、百荚质量、a*在品种间变异系数较大,而L*和水分含量变异系数较小,其余指标变化均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18项指标反映的菜用大豆品质可用7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2.332 9%)。进一步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百粒质量以及叶绿素、VC、可溶性糖、粗脂肪、异黄酮含量,硬度和a*这8个品质指标代替原有的18项指标,为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简化提供了可能。18个菜用大豆品种中,徐豆17号综合品质最好,其次是区凡2号和新大粒1号,苏豆8号综合品质最差。

分类号: TS214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百粒重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任海龙,刘冬梅,袁清华,孙铭阳,张闻婷,索海翠. 2024

[2]44份花生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佟士俭,孙东雷,卞能飞,张祖明,王晓军. 2016

[3]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4]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高欢欢,李卫华,穆培源,桑伟,冶婷,王亮. 2013

[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籼稻资源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陈重远,张大双,张习春,石邦志,彭强,李立江. 2021

[6]马铃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颉瑞霞,张小川,吴林科,郭志乾,张国辉,余帮强. 2020

[7]23份大葱资源品质的综合评价. 铁原毓,张广楠,李江,冶福春,田洁. 2020

[8]48份黑果枸杞种质主要表型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晓洁,黎美霞,陶蕾,张波,何昕孺,米佳,戴国礼,徐文娣. 2023

[9]不同粳稻品种(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袁杰,张燕红,赵志强,文孝荣,贾春平,康民泰,唐福森,王奉斌. 2022

[10]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刁玉霖,朱康宁,张海金,张文飞,王凯玺,吴宏生,陈国秋. 2023

[11]石家庄地区11个谷子品种的品质相关及聚类分析. 李珊珊,张爱霞,王桂荣,张新仕,师志刚. 2012

[12]不同花生种质资源成熟籽粒品质性状特征分析. 陈庆政,吴春玲,林秀芳,祁俊程,叶万余,徐小媛,刘海东. 2022

[13]蚕豆种质资源籽粒表型与营养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赵娜,缪亚梅,姚梦楠,薛冬,顾春燕,汪凯华,王永强,王学军. 2022

[14]胡麻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王斌,赵利,王利民,张建平,谢亚萍,赵玮. 2018

[15]国内亚麻育成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王斌,赵利,侯静静. 2022

[16]蝴蝶兰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陈和明,吕复兵,李佐,肖文芳,朱根发. 2017

[17]枸杞主要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李越鲲,尹跃,周旋,安巍,曹有龙. 2016

[18]中国北部藜麦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胡一波,杨修仕,陆平,任贵兴. 2017

[19]中国北部藜麦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胡一波,杨修仕,陆平,任贵兴. 2016

[20]南方花生区试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徐杨玉,洪彦彬,李杏瑜,刘洪,陈小平,李海芬,刘海燕,鲁清,温世杰,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