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豆灰斑病抗性相关SCAR标记的发现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俊杰
作者: 丁俊杰;文景芝;束永俊;李勇;柏锡;才华;纪巍;季佐军;朱延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SCAR标记;基因关联分析;磷脂酶D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10 年 41 卷 12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由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会导致大豆叶片出现病斑、大豆籽粒斑驳,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对大豆生产有重要影响。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142份育成大豆新品种(系)的灰斑病抗性进行鉴定,进而对大豆灰斑病抗性资源进行评估。利用前期开发的功能分子标记进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筛选得到两个与大豆灰斑病抗性相关的SCAR标记,可用于大豆抗灰斑病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测序分析发现,它们定位于两个磷脂酶D基因内含子上,是由大豆转座子插入突变形成的。这两个SCAR标记具有功能基因靶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香蕉磷脂酶D的纯化与生化特性分析. 何雪梅,唐雅园,孙健,李丽,向昱,杨兆杏,赵承刚,韦珍,唐杰. 2021
[2]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绿色酶促反应研究(英文). 张慧,于刚,王玉明,薛长湖. 2011
[3]拟南芥中磷脂酶Dγ2的低温信号转导作用途径分析. 赵鹏,王道龙. 2009
[4]冬小麦品种抗霜力鉴定与霜冻害防御新对策. 钟秀丽,王道龙,李茂松. 2006
[5]磷脂酶Ds的逆境胁迫响应功能与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王雅静,黄桂荣,张欣莹,钟秀丽. 2018
[6]PLD途径合成的PA增强高表达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悬浮细胞中PEPC酶活性. 王满,钱宝云,李霞. 2013
[7]磷脂酶D参与冬小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王雅静,张欣莹,黄桂荣,封富,钟秀丽. 2019
[8]磷脂酶D在植物逆境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孙磊,钟秀丽. 2012
[9]磷脂酶D调控植物抗逆性的机理研究进展. 王海燕,孙磊. 2011
[10]植物中的磷脂酶D信号转导. 闫旭宇,李玉中,李玲,赵鹏. 2006
[11]磷脂酶D的细胞信号转导作用. 钟秀丽,崔德才,李玉中. 2005
[12]磷脂酶Dβ在拟南芥低温信号中的转导作用. 赵鹏,王道龙. 2009
[13]植物磷脂酶D基因表达与衰老的关系. 游向荣,孙健,彭宏祥,李昌宝,何全光,张娥珍,廖芬,李志春. 2012
[14]磷脂酶D对拟南芥抗冻性的影响. 赵鹏,王道龙. 2011
[15]水稻磷脂酶D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曹华盛,李堂,熊亮,王福军,李曙光,顾海永,何高,梁世胡,罗文永. 2024
[16]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17]三江平原地区降水量变化与大豆灰斑病相关性分析. 丁俊杰. 2013
[18]大豆灰斑病病叶、病荚、病粒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黄春艳,马淑梅,朱传楹,李宝英. 2000
[19]温度与叶面湿润期对大豆灰斑病侵染的影响. 顾鑫,柏晓东,丁俊杰,杨晓贺,赵海红,姚亮亮,刘伟,王平. 2017
[20]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 马铃铃,刘念析,郑宇宏,厉志,刘佳,衣志刚,董志敏,王曙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50份桃种质资源果实褐腐病抗性评价
作者:薛璐;李勇;方伟超;杨英军;王力荣
关键词:桃种质资源;褐腐病;抗病性;抗性资源
-
匙羹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勇;赖旭辉;李春梅;姚琼;刘凯
关键词:匙羹藤;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应用;天然生物农药
-
"双免密苗"技术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家智;赵羽涵;丁俊杰;姚亮亮;邱磊;张茂明;王自杰;高雪冬;黄成亮;崔士泽;杨晓贺
关键词:水稻;双免;密苗;秧苗素质;酶活性
-
氮肥减量后移改善植株光合特性提高麦-玉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作者:赵凯男;丁豪;刘阿康;姜宗昊;陈广周;冯波;王宗帅;李华伟;司纪升;张宾;毕香君;李勇;李升东;王法宏
关键词:周年减氮;氮肥后移;麦-玉两熟制;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光合特性
-
不同品种羊肚菌和外源营养对其生产性状的影响
作者:谢春芹;董明辉;顾鲁同;李勇;赵国强;凡军民;侯金凤;金梅娟
关键词:羊肚菌;外源营养袋;生产性状
-
梨果实石细胞木质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宝;王永博;王晋;李勇;李晓;王迎涛;王亚茹
关键词:梨;石细胞;木质素;调控机制
-
羊肚菌冷棚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作者:李勇;樊继德;张碧薇;史新敏;李梦倩;谢春芹
关键词:羊肚菌;冷棚;高效栽培;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