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在上海地区比较研究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丹

作者: 李丹;徐莉莉;黄艳娜;顾艾节;陆方燕;俞晓云;曹婷;顾晓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3 期

页码: 45-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丰富糯玉米种质资源,筛选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对7 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测定其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果穗营养成分含量和鲜穗产量.结果表明:'荆恒一号'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斑病抗性也优于对照.参试糯玉米品种'荆恒一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上海奉贤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移栽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郭妙,王彧瑶. 2020

[2]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 刘鑫,施俊生,缪添惠,俞琦英,王仁杯,季芝娟. 2022

[3]玉米品种引种试验. 向勤,金吉芬. 2020

[4]9个芦笋品种在福建的适应性分析. 阮宏椿,石妞妞,杜宜新,甘林,代玉立,杨秀娟,陈福如. 2017

[5]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Ⅲ.抗枯、黄萎病及农艺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6]冀西北坝上地区洋葱引种试验. 张俊花,刘灵娣,黄伟,闫冲,李丹. 2013

[7]超甜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刘会,高金亮,杨凤鸣,高慧敏. 2010

[8]5个引进芦笋品种的比较研究. 曹岩坡,戴素英,代鹏. 2009

[9]不同播期对糯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杜月红. 2010

[10]不同种植密度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王宇先,杨莹. 2020

[11]两个糯玉米合成群体聚合选系效果初报. 张采波,余庭跃,文守云,张玮,刘颖. 2019

[12]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3]湖北省油菜新品种重要农艺与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分析. 熊秋芳,文静,王奕. 2013

[14]油葵的栽培与管理. 李化银,王立华,柳明山. 2001

[15]南通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蒋秋玮,汪波. 2021

[16]非洲菊切花品种引种试种研究. 桂敏,熊丽,李金泽,龙江,陈敏. 2003

[17]菜豆新品种简介. 詹云. 2002

[18]承德坝上地区油用亚麻品种筛选试验. 桑利民,张玲,郭元章,乔海明,张学敏,霍宗全,徐小龙,杨秀君,徐桂真. 2015

[19]玉米不同生育期接种玉米矮花叶病毒后对种子带毒率和寄主抗性水平的影响. 苗洪芹,邸垫平,吴和平. 1998

[20]50个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晴,卢媛,王义发,逯连静,沈新芬,沈渊,施标,沈雪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