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株高采收时期对油蔬两用型油菜菜薹糖分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韵

作者: 任韵;柳寒;朱建方;林宝刚;李路朋;华水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蔬两用;菜薹;糖分;酶活性;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2 年 36 卷 006 期

页码: 1236-12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氮肥用量和采收株高影响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菜薹糖分积累的机制,以富硒1号油菜品系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3个氮肥水平(120、180和240 kg·hm-2)和4个采收株高(20、30、40和50 cm)对菜薹糖组分含量的影响,比较了菜薹中蔗糖代谢关键酶转化酶(INV)、蔗糖合成酶(SS)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的变化,并对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他糖分含量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表明过高和过低施氮量均不利于菜薹糖分积累.就不同采收株高而言,菜薹中果糖、淀粉、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株高20 cm采收时最高;海藻糖和山梨醇含量在株高40 cm采收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菜薹SPS活性在各施氮量和采收株高处理下均比INV和SS活性低,表明菜薹中蔗糖以分解成小分子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代谢活动为主.在菜薹各采收时期和施氮量处理下,蔗糖分解体系的蔗糖合成酶SUS1/SUS4、SUS3和转化酶A/N-INVA、CINV1、CINV2等基因表达模式互补且为上调,增强了蔗糖的分解,而对蔗糖磷酸合成酶SPS1/SPS2的表达量影响很小.本研究结果为油蔬两用型油菜薹品种合理氮肥运筹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的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 张丕辉,石华娟,周燕,黄华磊,唐尚同. 2009

[2]贮藏方法和时间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吐尔逊·吐尔洪,陈维维,叶凯. 2013

[3]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糖分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陈维维,叶凯. 2012

[4]施肥方式对甜高梁秸秆产量和糖分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陈维维,叶凯. 2012

[5]真空渗入法转pinⅡ基因菜薹外源基因的遗传与表达. 徐恒戬,刘凡,王秀峰,赵泓,曹传增,罗晨. 2004

[6]采后嘎拉苹果果实细胞壁代谢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齐秀东,李海山,魏建梅,贾艳茹. 2012

[7]菊花近缘种属植物抗蚜性机制研究. 孙娅,陈素梅,陈发棣,刘兆磊,房伟民. 2012

[8]不同品种烤烟成熟期糖代谢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分析. 潘飞龙,高娅北,王松峰,宋朝鹏,孙曙光,杨晓亮,申洪涛. 2018

[9]不同丝瓜品种褐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冯英娜,王冉,王媛花,苏小俊,张更,颜志明. 2020

[10]BmNPV对家蚕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唐芬芬,杨伟克,朱峰,邵榆岚,张永红,白兴荣. 2019

[11]糖代谢对甜瓜果实后熟软化的影响. 张强,代文婷,李冀新,金新文. 2020

[12]EBR处理对甜樱桃果实褐变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周慧,王云香,王愈,李文生,常虹,周家华,王宝刚. 2020

[13]甲氧虫酰肼对不同抗性棉铃虫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张靖,芮昌辉. 2014

[14]甲氧虫酰肼对不同抗性棉铃虫种群谷胱甘肽 S-转移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张靖,芮昌辉. 2014

[15]宽皮柑橘果实的剥皮性及与细胞壁多糖的关系. 张晓楠,余歆,叶子茂,刘小丰,朱延松,杨胜男,王旭,刘梦雨,赵晓春. 2021

[16]蛋清内注射三碘甲腺原氨酸对鸭出雏前后生长发育、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脏中D1和D3表达的影响. 孙文强,胡艳,刘宏祥,姬改革,李慧芳,陈宽维. 2015

[17]氮胁迫对草莓氮代谢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文杰,赵林,张婷,杨青青,石梦云,李刚波,王庆莲,赵密珍. 2022

[18]饲料脂肪对翘嘴红鲌生长、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波,唐永凯,俞菊华,谢骏,戈贤平. 2008

[19]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采后叶绿素降解及品质保持的影响. 王玲,戴凡炜,吴继军,叶明强,陈飞平,戚英伟,罗政,陈敏惠,陈于陇. 2023

[20]香蕉一个Ⅲ类酸性几丁质酶基因与果实成熟关系的研究(英文). 刘菊华,徐碧玉,张建斌,贾彩红,金志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