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室温贮藏最适含水量及其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晓亮

作者: 吴晓亮;辛萍萍;张志娥;陈晓玲;陶澜;卢新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最适含水量;耐脱水性;热稳定蛋白;种质保存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6 年 39 卷 11 期

页码: 2214-22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在不同气候区室温保存8年的两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测定水稻室温贮藏的最适含水量,以及在贮藏过程中种子中的热稳定蛋白的变化。【方法】通过发芽试验和热稳定蛋白的测定,比较贮藏8年后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和热稳定蛋白的变化。【结果】在北京地区贮藏种子,籼稻桂早2号(Oryza sativa L.ssp.indica Kato)最适种子含水量为5.5%~6.0%,而粳稻幸实(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Kato)为6.5%~7.0%。在南昌地区,籼稻最适种子含水量为4.5%左右,而粳稻为5.5%~6.0%。耐超干的籼稻品种桂早2号种子中有一条分子量为39.4 kD的特异性蛋白条带,而不耐超干的粳稻品种幸实却没有这条带。当桂早2号种子发芽率为零时,该特异性热稳定蛋白条带消失。在分子量为41.6 kD处,桂早2号和幸实品种间的热稳定蛋白电泳图谱也存在差异。当幸实种子发芽率降至零时,该热稳定蛋白条带消失。【结论】在同一地区室温贮藏条件下,其最适含水量水平粳稻幸实高于籼稻桂早2号。而对于在不同气候地区贮藏,其最适含水量水平随该地区年平均温度和大于0℃积温升高而降低。发现的两类热稳定蛋白可能与水稻种子耐脱水性及其种子活力丧失有关。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种子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预警指标的研究. 卢新雄,陈晓玲. 2002

[2]繁殖世代对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卢新雄,陈晓玲,盛锦山,曹桂兰. 2003

[3]我国水稻品种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魏兴华. 2019

[4]离体长期保存水稻种质的初步研究. 孙宗修,傅亚萍,张育薪. 1988

[5]复苏植物垫状卷柏离体叶片光合作用对脱水和复水的响应. 余蓉培,汪国鲜,李帆,单芹丽,吴丽芳,阮继伟,王继华,吴旻,杨春梅,屈云慧. 2019

[6]莴苣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胡小荣,陶梅,卢新雄,辛萍萍,陈叔平,周红立. 2008

[7]大葱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胡小荣,陶梅,卢新雄,辛萍萍,周红立. 2006

[8]油菜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胡小荣,陶梅,卢新雄,辛萍萍,周红立. 2006

[9]环境变异对青稞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Z的影响. 姚晓华,王越,白羿雄,姚有华,吴昆仑. 2020

[10]利用热稳定蛋白特异条带鉴别籼粳稻的方法研究. 付深造,辛霞,张志娥,陈晓玲,辛萍萍,卢新雄. 2011

[11]高温胁迫对大白菜抗氧化系统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和热稳定蛋白质的影响. 李晓锋,侯瑞贤,朱玉英,侯喜林,朱红芳. 2009

[12]超干燥处理对豌豆种子抗氧化系统酶及热稳定蛋白的影响. 吴晓亮,陈晓玲,辛萍萍,张志娥,陶澜,卢新雄. 2006

[13]不同红麻种子耐老化性差异及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王凤敏,粟建光,龚友才,戴志刚,陈基权,郑海燕,李燕. 2010

[14]中国稻种资源的研究进展. 应存山. 1992

[15]我国栽培果树的繁殖方式与种性保存. 张铁华,张加延,雷新涛,高丽红. 2013

[16]嘧啶醇对马铃薯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王鑫,韩志刚,张贺兰,张若晗,杨圆圆,赵永秀,郝文胜. 2020

[17]世界特种油料种质资源保存概况. 谭美莲,严明芳,汪磊,王力军,严兴初. 2011

[18]SSR标记分析种子老化及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王栋,卢新雄,张志娥,陈晓玲,辛霞,辛萍萍,耿立格. 2010

[19]小麦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张舒娜,崔学宇. 2012

[20]台湾植物组织培养系列报道■经济作物与林木组织培养. 金波.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