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家东

作者: 高家东;陈光辉;刘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2 年 39 卷 11 期

页码: 144-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种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从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标记、耐贮藏基因克隆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水稻种子耐贮藏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稻耐贮藏性进一步研究设想,包括深入开展水稻种子耐贮藏基因挖掘和机理研究、加强水稻种子耐贮藏生物育种研究等。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藏杂交水稻新品种内10优7185的选育与应用. 谢鸿光,陈丽萍,王颖姮,蔡秋华,魏林艳,魏毅东,林强,郑燕梅,何炜,吴方喜,谢华安,张建福. 2023

[2]SSR标记及其在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杨杰,仲维功,王才林,陈志德. 2004

[3]水稻雄性不育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代贵金,王彦荣,华泽田,尹金梅. 2008

[4]水稻矮源遗传研究与利用. 吴云天,曾翔,袁隆平. 2007

[5]利用分子生物技术鉴别真,假,杂交稻的研究. 曾大力,钱前. 1999

[6]基于.net框架的水稻分子育种信息平台. 鄂志国,庄杰云,王磊. 2008

[7]我国水稻分子生物学发展及展望. 崔元江,郭龙彪. 2022

[8]早熟苹果品种早翠绿. 杨建明. 2005

[9]晚香梨引种栽培初报. 岳广旭. 2009

[10]鲜桃贮藏保鲜技术. 王淑贞. 1997

[11]不同处理对切花月季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乐有章,曹桦,陈志伟. 2009

[12]采收时间对不同保鲜环境荔枝耐贮藏能力的影响. 徐赛,杨慧,陈岩,王富华,孙秀秀,陆华忠. 2018

[13]鲜食葡萄储存方法简介. 杨克钦,肖永年. 1985

[14]葡萄:红地球. 王志勇. 2009

[15]晚熟耐贮葡萄柚品种—闽农1号的选育. 林斌,余亚白,赖呈纯,谢鸿根,陈源,胡雪珍. 2006

[16]冬瓜新品种‘铁柱2号’. 谢大森,江彪,刘文睿,彭庆务,林毓娥. 2017

[17]杂柑夏红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吴雪珍,刘春荣,曹炎成,杨海英,郑江程,徐红霞,陈俊伟. 2011

[18]水稻耐贮藏种质资源的筛选. 余丽琴,熊玉珍,黎二姝,饶淑芳. 2008

[19]青花菜衰老过程中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樊艳燕,刘玉梅,李占省,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15

[20]中熟红皮砂梨新品种金彤. 范净,胡红菊.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