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和向日葵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机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瑞海
作者: 张瑞海;付卫东;张国良;张衍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向日葵;黄顶菊;竞争效应;化感作用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12 年 34 卷 02 期
页码: 3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顶菊是2001年新发现的外来入侵杂草,替代控制是控制其蔓延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寻对黄顶菊有替代控制作用的植物,该研究通过室内和大田试验,分析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对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黄顶菊水浸提液对2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而紫花苜蓿水浸提液对黄顶菊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体积质量分数为0.1g/mL时,黄顶菊种子发芽率降低到32%;紫花苜蓿产生的化感物质主要抑制黄顶菊种子胚根的生长.向日葵水浸提液对黄顶菊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向日葵与低密度紫花苜蓿和黄顶菊混种,能够使黄顶菊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明显的抑制,并能使每平方米黄顶菊植株数量显著地降低.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紫花苜蓿和向日葵对黄顶菊的替代控制机理分析. 张瑞海,付卫东,张国良,张衍雷. 2012
[2]不同生长环境下黄顶菊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陈冬青,皇甫超河,王楠楠,杨殿林. 2012
[3]黄顶菊水提取液对植物种子发芽及胚根伸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张米茹,李咏军,张朝贤. 2007
[4]黄顶菊对6种草坪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李香菊. 2007
[5]菊芋和黄顶菊发育初期竞争机制的初步研究. 张婷,张国良,付卫东. 2015
[6]黄顶菊对6种草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李香菊. 2007
[7]黄顶菊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彭军,马艳,李香菊,马小艳,奚建平,马亚杰,李希凤. 2011
[8]4种替代植物对黄顶菊入侵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马杰,皇甫超河,易津,杨殿林. 2011
[9]入侵植物黄顶菊与3种牧草竞争效应研究. 马杰,易津,皇甫超河,杨殿林. 2010
[10]紫花苜蓿根系浸提液对鸭茅的化感作用研究. 董晓宁,高承芳,李文杨,张晓佩. 2009
[11]杂交狼尾草化感作用初探. 高承芳,李文杨,张晓佩,林仕欣,董晓宁. 2012
[12]杂草种子库与苜蓿田间杂草的管理. 谢开云,李向林,王栋,何峰,万里强,余群. 2013
[13]翻耕与播种间隔时间对后茬苜蓿生长的影响. 张文杰,李向林,万里强,何峰. 2011
[14]几种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化感作用研究. 高承芳,张晓佩,李文杨,董晓宁. 2011
[15]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化感作用研究. 高承芳,林仕欣,林碧芬,刘远,张晓佩,李文杨,董晓宁. 2011
[16]外源酚酸对马唐和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盖晓涵,徐凡入,程世蒲,郄西虎,林克剑,李元恒,孙娟,徐玉芳. 2025
[17]4种牧草种间竞争力和种间关系的研究. 沈禹颖,李昀,陆妮. 2002
[18]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徐高峰,张云,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 2013
[19]白茅对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 桂富荣,李正跃,李隽,万方浩. 2010
[20]入侵植物飞机草与4种牧草的竞争效应. 岳茂峰,崔烨,冯莉,张纯,田兴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根际细菌在长刺蒺藜草氮素利用中的作用
作者:马涛;宋振;付卫东;张岳;王忠辉;袁至立;王伊;张国良
关键词:长刺蒺藜草;根际细菌;氮素利用机制;入侵
-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
作者:张岳;张国良;郑禾;孔垂智;宋振;王忠辉;田晨旭;张莅宸;付卫东
关键词:海淀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危害程度;防控建议
-
6种牧草对恶性入侵植物黄花刺茄的替代控制效果
作者:袁至立;张国良;张岳;王忠辉;宋振;孙承宇;付卫东
关键词:黄花刺茄;替代控制;生态防治;植物竞争;牧草
-
科技帮扶西部脱贫山区农业产业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甘肃舟曲和贵州台江科技帮扶实践为例
作者:邱国梁;张楷龙;张国良;张怀志
关键词:西部地区;脱贫山区;产业振兴;科技帮扶
-
科研院所专家型领导干部提升胜任力的五个着力点
作者:宋晓龙;张国良
关键词:
-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拮抗植物的筛选
作者:付开赟;王钿;丁新华;贾尊尊;吐尔逊·阿合买提;张国良;付卫东;文俊;加马力丁·吾拉扎汗;王兰;郭文超
关键词:豚草;三裂叶豚草;浸提液;化感作用;生物替代
-
贵州省关岭县和惠水县农业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岳;张国良;王忠辉;宋振;武永峰;左栋清;潘会;刘贤飞;付卫东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分布格局;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