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QTL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凤格

作者: 王凤格;刘贤德;王振华;张世煌;李新海;袁力行;韩晓清;李明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甘蔗花叶病;遗传连锁图谱;SSR标记;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3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69-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黄早四 (抗 )×掖 10 7(感 )的 F2 分离群体 (184个单株 )为作图群体 ,构建了具有 6 5个 SSR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 ,覆盖玉米基因组 1333.3c M,标记间平均距离 2 0 .5 c M。通过人工接种鉴定评价 184个 F3家系对 SCMV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反应。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抗病数量性状位点 (QTL)进行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结果共检测到 3个 QTL s,分别位于第 3、 6和 10染色体上 ,与标记 phi0 5 3、phi0 77和 phi0 6 2连锁。第 3染色体上的 QTL 效应最大 ,可解释表型方差的 17.8% ,基因作用方式为加性 ;第 6和第 10染色体上的 QTL 效应较小 ,分别解释表型方差的 6 .1%和 7.0 % ,基因作用方式均为部分显性。采用多区间作图法未检测到 QTL s间显著的上位性互作。 3个 QTL s共解释表型方差的 30 .2 %。

分类号: S43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抗矮花叶病QTL定位. 陈旭,李新海,郝转芳,王振华,田清震,李明顺,白丽,张世煌. 2005

[2]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抗纹枯病基因定位. 赵茂俊,张志明,张世煌,李晚忱,MARIA LUZ C.GEORGE,潘光堂. 2005

[3]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相关性状QTL定位. 于肖夏,南志标,于卓,杨东升,谢锐,石悦,吴国芳. 2018

[4]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 赵丹,程须珍,王丽侠,王素华,马燕玲. 2010

[5]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遗传图谱的加密及其应用效果. 周斌,邢邯,陈受宜,盖钧镒. 2010

[6]小麦纹枯病抗性QTL的SSR标记研究. 任丽娟,蔡士宾,汤頲,吴纪中,周淼平,颜伟,马鸿翔,陆维忠. 2004

[7]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性连锁QTLs定位与分析. 侯成香,王修业,李冰,徐安英,黄勇平. 2013

[8]玉米粗缩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凤梅,李平路,孟庆华. 2017

[9]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籽粒灌浆特性遗传解析. 高星,李永祥,杨明涛,李琲琲,李春辉,宋燕春,张登峰,王天宇,黎裕,石云素. 2017

[10]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分析. 房海悦,曲文利,李毅丹,贺红霞,具红光. 2017

[11]玉米株高qPH10的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卢晓环,周志强,李海灵,李冬冬,刘文欣,李明顺. 2020

[12]基于SNP标记的玉米容重QTL分析. 许理文,段民孝,田红丽,宋伟,王凤格,赵久然,刘保林,王守才. 2015

[13]玉米抗虫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高洪江,汪海,李圣彦,林凤,张春宇,郎志宏. 2016

[14]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基因的比较定位. 吕香玲,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吉海莲,史利玉,张世煌. 2008

[15]玉米抗丝黑穗病QTL分析. 石红良,姜艳喜,王振华,李新海,李明顺,张世煌. 2005

[16]玉米抗虫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高洪江,汪海,李圣彦,张春宇,郎志宏. 2017

[17]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 兰进好,李新海,高树仁,张宝石,张世煌. 2005

[18]低氮逆境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QTL整合与一致性分析. 杨晓军,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 2010

[19]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 穆春华,鲁守平,付晋,张发军,李文才,孙琦,张秀清,孟昭东. 2013

[20]基于元分析的抗玉米丝黑穗病QTL比较定位. 吉海莲,李新海,谢传晓,郝转芳,吕香玲,史利玉,张世煌.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