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后代的性状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光年
作者: 范光年;王培;方仁;王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变异;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植物学通报
ISSN: 1003-2266
年卷期: 1991 年 8 卷 02 期
页码: 39-42
摘要: 观察了来源于小麦成熟胚培养再生植株中R_2代无性系农艺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R_2无性系的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抽穗期和穗长都发生了不同变异,每个农艺性状的变异频代率较高,并且穗系间也有变异,还对无性系的变异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组织培养途径改良定型小麦品种的研究. 叶兴国,徐惠君,赵乐莲,杜丽璞. 1998
[2]小麦花药培养后代和杂交后代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韩晓峰,叶兴国,刘晓蕾,魏亦勤,杜丽璞,王轲,佘茂云,樊明,晏月明. 2010
[3]小麦幼胚无性系麦谷蛋白亚基变异研究. 张艳敏,郭北海,温之雨,蒋春志,李辉. 2002
[4]农杆菌介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研究. 陈立国,后猛,王玉海,崔发,王洪刚. 2007
[5]金属离子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后猛,崔法,西廷业,王洪刚. 2008
[6]小麦成熟胚的组织培养. 毕瑞明,王洪刚. 2007
[7]山东优异小麦品种(系)的成熟胚培养能力研究. 王振东,孟鹏,高洁,郭凤芝,李玉莲,樊庆琦,黄承彦,李根英. 2011
[8]小麦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菌株敏感性研究. 张彬,赵明,贾栋,高志强,马建军. 2006
[9]十二个小麦新品种成熟胚再生性能与农杆菌侵染敏感性评价. 李欣,刘凌云,杜丽璞,殷桂香,徐惠君,叶兴国. 2012
[10]植物激素对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张文蔚,吴茂森,李世访,肖红,成卓敏. 2005
[11]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张伟,尹米琦,赵佩,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2018
[12]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陶丽莉,殷桂香,叶兴国. 2008
[13]小麦成熟胚无性系后代株高性状的变异. 范光年,方仁,王培. 1991
[14]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及基因枪转化的初步研究. 林德书,王艳丽,庄振宏,鲁国东,叶兴国,王宗华. 2005
[15]转基因抗虫水稻矮秆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其对外源赤霉素的反应. 崔海瑞,沈希宏,朱斌,宋悦,舒庆尧. 2015
[16]幼穗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王培,范光年,方仁,桑建利,王玉秀,朱至清. 1992
[17]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黄道强,黄慧君,陈文丰,高云,程俊彪. 2001
[18]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属间杂种长期保存技术及稳定性研究. 张继益,董玉琛,蒋观敏. 2000
[19]利用无性系变异创制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方法和类型. 吕孟雨,王海波. 2004
[20]应用无性系变异技术培育黑珍米的研究. 赵成章,戚秀芳,杨长登.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华葡玉玫瑰’
作者:王宝亮;冀晓昊;王小龙;刘畅;王志强;刘凤之;王海波
关键词:葡萄;鲜食;中熟;品种
-
AP番荔枝在广西崇左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郑树芳;陈海生;谭秋锦;周春衡;潘贞珍;宋海云;樊灵丹;方仁;韦媛荣;许鹏
关键词:番荔枝;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北方露地鲜食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作者:王海波;史祥宾;黄永;魏华;王小龙;王志强;王宝亮;刘英君
关键词:
-
发酵饲料工艺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玉峰;王海波;朱启昉;冀国辉;任泓铭
关键词:发酵饲料;工艺;设备;现状;趋势
-
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毒病研究进展
作者: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顾浩天;王冬生;王培;王然
关键词:番茄;植物病毒;昆虫媒介;烟粉虱;研究进展
-
赣西山羊品种介绍与现状研究
作者:江浩筠;占今舜;贾浩滨;熊立根;王海波;钟小军;潘月;霍俊宏
关键词:赣西山羊;品种描述;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
我国智慧果园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文明;王志强;韩明明;冯光;王海波
关键词:智慧果园;智能装备;物联网系统;无人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