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娜娜

作者: 李娜娜;王璐;郝心愿;向云攀;王波;蔡琼梅;丁长庆;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遗传育种;分子标记;品种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5 期

页码: 6-11

摘要: 文章总结概述了 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分子机制及关键作用基因获得解析;茶树氨基酸含量、发芽期等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被精细定位,为开发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62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5个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品种保障.

分类号: S571.1%S330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姚明哲,陈亮. 2003

[2]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李娜娜,王璐,郝心愿,丁长庆,黄建燕,叶萌,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2024

[3]中国茶树遗传育种发展、创新之回顾与展望. 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李娜娜,黄建燕,丁长庆,杨亚军. 2022

[4]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997

[5]中国大陆茶树育种研究的进展—从单株选择到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陈亮,杨亚军. 2006

[6]茶树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王新超,杨亚军. 2003

[7]中国茶树遗传育种40年. 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曾建明,杨亚军. 2019

[8]分子标记技术在现代猪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兰旅涛,董希慧,郑国华,王怡仲. 2004

[9]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杨林栋. 2015

[10]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杏鲍菇种质资源评价. 杨和川,苏文英,谭一罗,秦裕营,马腾,浦汉春,周振玲. 2019

[11]分子标记技术在杏鲍菇中的应用. 苏文英,杨和川,谭一罗,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7

[12]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胡丹东,赵久然. 2007

[13]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陈凌云,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2006

[14]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吴凡,范锦,李德臣,陈登松. 2011

[15]分子标记在我国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陆定迎,周生茂,文俊丽,康红卫. 2011

[16]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刘福平,白俊杰. 2008

[17]SRAP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卢超,张美德,何银生,刘海华,艾伦强. 2014

[18]DNA分子标记及在沙棘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李蓉,于永涛. 2008

[19]分子标记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落叶,张鲁刚,史卫东. 2010

[20]DNA分子标记及其在谷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王军,谢皓,郭二虎,李爱军,范慧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