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娜娜
作者: 李娜娜;王璐;郝心愿;向云攀;王波;蔡琼梅;丁长庆;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遗传育种;分子标记;品种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5 期
页码: 6-11
摘要: 文章总结概述了 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分子机制及关键作用基因获得解析;茶树氨基酸含量、发芽期等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被精细定位,为开发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62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5个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品种保障.
分类号: S571.1%S330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姚明哲,陈亮. 2003
[2]2023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李娜娜,王璐,郝心愿,丁长庆,黄建燕,叶萌,曾建明,杨亚军,王新超. 2024
[3]中国茶树遗传育种发展、创新之回顾与展望. 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李娜娜,黄建燕,丁长庆,杨亚军. 2022
[4]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997
[5]中国大陆茶树育种研究的进展—从单株选择到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陈亮,杨亚军. 2006
[6]茶树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王新超,杨亚军. 2003
[7]中国茶树遗传育种40年. 王新超,王璐,郝心愿,曾建明,杨亚军. 2019
[8]分子标记技术在现代猪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兰旅涛,董希慧,郑国华,王怡仲. 2004
[9]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杨林栋. 2015
[10]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杏鲍菇种质资源评价. 杨和川,苏文英,谭一罗,秦裕营,马腾,浦汉春,周振玲. 2019
[11]分子标记技术在杏鲍菇中的应用. 苏文英,杨和川,谭一罗,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7
[12]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胡丹东,赵久然. 2007
[13]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陈凌云,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2006
[14]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吴凡,范锦,李德臣,陈登松. 2011
[15]分子标记在我国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陆定迎,周生茂,文俊丽,康红卫. 2011
[16]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刘福平,白俊杰. 2008
[17]SRAP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卢超,张美德,何银生,刘海华,艾伦强. 2014
[18]DNA分子标记及在沙棘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李蓉,于永涛. 2008
[19]分子标记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落叶,张鲁刚,史卫东. 2010
[20]DNA分子标记及其在谷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王军,谢皓,郭二虎,李爱军,范慧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盐碱地菊芋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管西林;郭洪海;贾曦;王璐;边文范;张玉凤;董亮;田慎重
关键词:菊芋;盐碱地;有机改良剂;块茎产量;土壤理化性质;黄河三角洲
-
3个高丹草品种在新疆北疆地区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作者:朱昊;张荟荟;张学洲;阿斯娅·曼力克;王璐
关键词:高丹草;新疆北疆地区;生产性能;灰色关联分析
-
仿刺参硫酸软骨素合酶1基因克隆及灿烂弧菌感染后的表达特征模式分析
作者:谭颜廷;葛建龙;廖梅杰;荣小军;王锦锦;李彬;赵岩峰;王印庚;王璐
关键词:仿刺参;ChSy-1;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灿烂弧菌
-
山东地方辣椒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作者:魏龙雪;朱金英;裴艳婷;白静;李娜娜
关键词:辣椒;种质资源;聚类;品质性状;山东
-
夏播小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春雨;曹鹏鹏;田艺心;李娜娜;朱冠雄;高祺;高凤菊;华方静
关键词:夏播小豆;生育期结构;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及其在淫羊藿实验田施肥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解迎双;李建科;李晓蓉;王波;张淼;刘阿静;祁光增;雷春妮;白兴斌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土壤;有效磷
-
植物SWEET家族糖转运蛋白及其上游调控因子
作者:王洁;吴叶蝶;杨亚军;王新超;王璐
关键词:糖转运蛋白;转录因子;上游调控机制;SWEET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