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丽蚜小蜂寄生和刺吸寄主数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建军

作者: 刘建军;田毓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丽蚜小蜂;温室粉虱;刺吸寄主

期刊名称: 生物防治通报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1987 年 3 卷 04 期

页码: 152-156

摘要: 丽蚜小蜂在27℃恒湿条件下(相对湿度75%,光照16小时、强度7000勒克斯),平均寿命为19天。成虫一生可杀死粉虱197头,其中被产卵寄生的占74.4%,刺吸致死的占25.6%。温度降低,寄生及刺吸活动减少。45—90%之间的相对湿度对寄生寄主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但30%相对湿度影响显著。湿度明显影响刺吸寄主的数量,湿度越低,刺吸寄主数量越多,说明刺吸可能与补充水分有关。在45—75%的相对湿度中,寄生和刺吸活动最活跃,因此杀死粉虱最多。光照虽然对寄生和刺吸均有一定影响,但在黑暗中丽蚜小蜂一生仍能致死144.6头粉虱,其中寄生108.7头。作者认为北京一般的温室虽然温度变动较大,湿度和光照也未人工控制,但能满足丽蚜小蜂活动所需的条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寄主扩繁的丽蚜小蜂对粉虱的控效差异及评价. 陈红印,张礼生,秦玉川. 2013

[2]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选择. 张帆,罗晨,张君明. 2007

[3]丽蚜小蜂对大棚甜瓜防治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武琳琳,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徐莹莹,郑旭,王宇先. 2019

[4]济南市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效果初报. 尹园园,林清彩,翟一凡,代晓彦,于毅,郑礼. 2016

[5]12%哒·异丙烟剂对温室粉虱的生物活性. 谷希树,卜文俊,胡学雄,白义川,徐维红,刘佰明. 2007

[6]漆酶-1基因在烟粉虱MEAM1隐种和温室粉虱中的表达模式比较. 杨春红,郭建洋,褚栋,程登发,万方浩. 2018

[7]温室粉虱和烟粉虱3个隐种中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含量的比较分析. 吕志创,王韧,万方浩. 2014

[8]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研究进展. 向玉勇,李子忠,张帆,罗晨. 2004

[9]B型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B-biotype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Westwood)的种间竞争. 张桂芬,万方浩,王进军. 2007

[10]不同寄主对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体内和唾液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彭露,刘万学,万方浩. 2008

[11]寄主转换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张桂芬,万方浩,马骏. 2007

[12]温室粉虱成虫体形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董钧锋,宋月芹,林克剑. 2011

[13]寄主植物转换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雷芳,万方浩,马骏,杨玉国. 2008

[14]寄主转换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海藻糖含量和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张桂芬,万方浩,马骏. 2006

[15]不同施药方式对番茄温室粉虱防治效果的影响. 刘冬青,王绍敏,辛淑荣,张世贵. 2003

[16]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入侵生物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俞晓平,何瑜晨,郦卫弟,赵婵,赵昭,张蓬军. 2017

[17]常用杀虫剂对粉虱天敌-丽蚜小蜂的致死效应. 徐维红,谷希树,刘佰明,胡学雄,白义川,李洪安. 2008

[18]丽蚜小蜂和黄板诱杀防治温室白粉虱研究初报. 李洪安,王萱,李响,郭锐,张远芳. 2007

[19]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发育、存活和增殖的影响. 徐维红,谷希树,刘佰明,胡学雄,白义川. 2007

[20]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 戴鹏,吕兵,臧连生,杜文梅,万方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