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技术因子对雨养春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差异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玉军
作者: 曹玉军;姚凡云;王丹;吕艳杰;刘小丹;王立春;王永军;李从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技术因子;雨养;春玉米;产量差;氮素效率差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15 期
页码: 3036-30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产量水平模式中增(减)技术因子对玉米产量、养分效率的影响并明确其优先序,以期为不同生产水平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缩差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调研农户、高产高效和超高产3个产量水平的生产模式,确定了种植密度、耕作方式、氮素管理、品种是不同生产模式玉米产量与氮素效率提升的主要技术因子,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超高产(SH)、高产高效(HH)和农户(FP)3个不同产量水平的综合管理技术模式,针对不同模式中的技术因子设计了裂区试验,以耕作方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氮肥管理为副副区、密度为副副副区,分析增(减)技术因子对不同生产模式玉米产量及氮素效率的技术贡献率.[结果]FP模式中技术因子对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贡献率分别为9.9%、6.0%、4.4%和2.5%;HH模式中栽培措施对产量贡献率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氮素管理、土壤耕作、品种,贡献率分别为7.7%、5.2%、4.5%和3.5%;SH模式中栽培措施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土壤耕作、氮素管理、品种,贡献率分别为8.9%、7.3%、6.5%和4.3%.而3种模式中,栽培技术因子对氮素效率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其中,FP模式的氮素管理、种植密度、土壤耕作、品种对氮素效率的贡献率分别为30.5%、6.0%、4.4%和2.5%,HH模式分别为19.7%、7.7%、4.7%和4.5%,SH模式分别为25.4%、8.3%、6.5%和4.5%.[结论]技术因子对产量的贡献在不同模式中的优先序不同,不同管理水平下产量差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技术因子间具有协同效应.当前农户水平下氮素管理方式对产量的贡献率居首位,高产水平下种植密度和土壤耕作对产量贡献较大,而不同产量水平下氮素效率差异主要取决于氮肥管理方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潜力及产量差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静,杨晓光,吕硕,刘志娟,李克南,荀欣,刘园,王恩利. 2012
[2]主要栽培措施对北方春玉米产量贡献的定量评估. 杨哲,于胜男,高聚林,田甜,孙继颖,魏淑丽,胡树平,李荣发,李从锋,王志刚. 2020
[3]伊犁河谷栗钙土区不同产量雨养麦田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研究. 陈传信,张永强,薛丽华,雷钧杰,陈兴武,刘云霄,刘新艳,夏麦丁·阿巴斯,赛力汗·赛. 2019
[4]不同水分条件下HMW-GS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赵佳佳,马小飞,郑兴卫,郝建宇,乔玲,葛川,王爱爱,张树伟,张晓军,姬虎太,郑军. 2019
[5]川南山区雨养桑园水分供需状况分析. 罗春燕,庞良玉,刘刚. 2012
[6]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武瑞鑫,赵海明,李源,游永亮,刘贵波. 2018
[7]微咸水灌溉对华北平原冬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宋柏龙,姚敏杰,李昊儒,王耀生,王超,郑钰铟,王加龙,郝卫平. 2023
[8]基于BEPS模型的雨养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郭其乐,李军玲. 2017
[9]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武瑞鑫,赵海明,李源,游永亮,刘贵波. 2018
[10]基础地力对黄壤区粮油高产、稳产和可持续生产的影响. 黄兴成,石孝均,李渝,张雅蓉,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7
[11]海南临高辣椒主产区产量差及其限制因子分析. 余小兰,杨福锁,蔡卫音,杜公福,戚志强,李晓亮. 2018
[12]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形成机理解析. 韩守威,司纪升,余维宝,孔令安,张宾,王法宏,张海林,赵鑫,李华伟,孟鈺. 2022
[13]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格局变化与产量差研究. 陈继康,熊和平. 2019
[14]广东省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郁昌的,魏云霞,何时雨,郑永清,陈冬冬,安飞飞,肖鑫辉. 2017
[15]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研究进展. 刘保花,陈新平,崔振岭,孟庆锋,赵明. 2015
[16]海南岛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韩全辉,陈冬冬,肖鑫辉,安飞飞,薛茂富. 2016
[17]基于农户尺度的木薯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魏云霞,陆昆典,刘翠娟. 2017
[18]北方冬麦区小麦产量潜力及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陶志强,王德梅,杨玉双,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 2018
[19]河北省小麦产量潜力、产量差与效率差分析.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孙彦铭,杨军芳,贾良良. 2018
[20]不同玉米栽培因素组合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量化研究. 梁改梅,池宝亮,王玉国,陈稳良,李娜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智能手机识别的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测油菜籽中的叶绿素
作者:郭梦帅;李泽一;肖华明;吕昕;梅德圣;王丹;姚旋;郭亮;胡琼;陈洪;魏芳
关键词:叶绿素;薄层色谱法;Image J;智能手机;定量分析
-
2023年我国马铃薯品种登记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庞泽;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潘阳;李明雪;王立春;魏晓双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登记;发展建议;展望
-
京尼平苷对盐碱胁迫下马铃薯试管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潘阳;王立春;田国奎;王海艳;李凤云;庞泽
关键词:盐碱胁迫;京尼平苷;马铃薯;渗透调节;抗氧化能力
-
基于转录组和WGCNA筛选小麦籽粒蛋白质累积相关调控基因
作者:潘丽媛;王永军;李海军;侯富;李菁;李丽丽;孙苏阳
关键词:普通小麦;籽粒发育;蛋白质含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转录因子
-
高密度条件下株型改良对春玉米根-冠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耀;程前;徐田军;刘正;王荣焕;赵久然;陆大雷;李从锋
关键词:春玉米;种植密度;株型改良;根系特性;冠层结构
-
不同整枝和留叶数量对嫁接西瓜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杨冬艳;王丹;桑婷;赵云霞
关键词:嫁接小型西瓜;整枝;叶片数;光合特性;根系形态
-
基于数字PCR方法的玉米内标准基因比较研究
作者:齐鑫;李欣然;郭亚宁;王丹;李凯;吴琼;李亮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检测;内标准基因;数字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