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荧光蛋白技术在益生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晶

作者: 王晶;季海峰;王四新;张董燕;王雅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益生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70-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畜禽生产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在畜禽产品中极易形成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人类健康,也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益生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应用于动物饲料中。但是,有关益生菌制剂发挥益生作用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而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有益菌株进行遗传标记,是研究和阐明其在动物体内作用机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新的报告系统,已开始逐渐应用于饲用微生物的动态监测和作用机理研究中,且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816.3

  • 相关文献

[1]苦瓜枯萎病原菌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陈燕萍,刘欣,肖荣凤,朱育菁,林永胜,刘波. 2020

[2]建兰茎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02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 姚锦爱,张鸿,黄鹏,陈峰,余德亿. 2019

[3]茄子抗青枯病基因RAPD标记的初步研究. 李海涛,邹庆道,吕书文,穆欣,许文奎,徐矿红. 2002

[4]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及白粉病抗性鉴定. 王掌军,刘妍,王姣,付青青,刘凤楼,张双喜,张文杰,张晓岗,刘生祥. 2018

[5]水稻香米基因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王军,杨杰,陈志德,仲维功. 2008

[6]绥芬河三块鱼属"银滩头"洄游群体的分子鉴定. 赵雪飞,梁利群,黄晶,孙博,张立民,常玉梅. 2021

[7]绿色荧光蛋白在微生物根际定殖研究中的应用. 李世贵,吕天晓,顾金刚,姜瑞波,牛永春. 2009

[8]利用发光酶基因标记技术研究巨大芽胞杆菌在小麦根际的定殖. 刘健,李俊,姜昕,徐玲玫,樊蕙,葛诚. 2001

[9]海水养殖鱼类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陈松林. 2004

[10]源于中间偃麦草7XL的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DPK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张增艳,刘艳,辛志勇. 2009

[11]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NBL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赵丹,李宁,张增艳,黄茜,赵继荣,陈亮,黄占景,辛志勇. 2009

[12]对水稻有促生作用的紫云英根瘤菌的筛选及其根圈定殖研究. 张晓霞,王平,胡正嘉,冯新梅. 2001

[13]油菜高含油量功能基因鉴定及分子育种策略. 王汉中,刘贵华,王新发,华玮,刘静,胡志勇,杨庆. 2009

[14]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郭北海,张艳敏,李洪杰,王子宁,石云素,张忠廷,李松涛,王斌,杜立群,朱至清. 2000

[15]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郭北海,张艳敏,李洪杰,王子宁,张忠廷,李松涛,王斌,杜立群,李银心,朱至清. 2000

[16]小麦品质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夏先春,何心尧,孙道杰,何中虎. 2009

[17]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抗稻褐飞虱新基因的鉴定与利用(英文). 李丽淑,韦素美,韦燕萍,陈英之,白德朗,杨朗,黄凤宽,吕维莉,张向军,李小勇,杨新庆,魏源文. 2006

[18]籼稻品种三黄占2号的稻瘟病持久抗性评价与遗传分析. 伍尚忠,朱小源,刘斌,杨祁云,张少红,H.Leung. 2004

[19]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20]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花鲈胚胎干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体外分化. 叶寒青,陈松林,刘洋,沙珍霞.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