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家东

作者: 高家东;田兴山;冯莉;杨彩宏;岳茂峰;崔烨;张泰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22 期

页码: 101-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酰胺类除草剂的应用,促进了农田化学除草的革新,但酰胺类除草剂在除草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作物的隐形药害。在施除草剂药的同时,需要施用除草安全剂,保证除草剂防除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何高效地解决酰胺类除草剂对施药作物的药害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安全剂的研究与应用对于解决或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生长产生的负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酰胺类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的概况、安全剂的作用机理、安全剂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酰胺类除草剂安全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在综述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安全剂所面临问题都迫切需要从生物分子水平上、并结合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重新认识了解安全剂的作用机制。

分类号: S482.4

  • 相关文献

[1]酰胺类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研究现状(英文). 胡南,李玉,胡利锋. 2016

[2]酰胺类除草剂的安全剂研究进展. 吴景,柏连阳,周小毛. 2010

[3]酰胺类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研究进展. 盛姣,柏连阳,刘祥英. 2005

[4]天然产物作为除草剂安全剂的研究进展. 邓希乐,邓亚男,吴昌炅. 2023

[5]杀虫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 付佑胜,赵桂东. 2007

[6]基于碳水化合物的佐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周梦婷,宋银娟,许健,李斌,冉多良,储岳峰. 2024

[7]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机制和抗性机理研究综述. 刘宴弟,孙丽娜,张怀江,仇贵生. 2020

[8]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建胜,朱元芳,海龙,南景东,陈国旺,郝彩虹,贾斌,张备,王丽坤,张国华,沈思思. 2024

[9]MSTN基因对猪骨骼肌发育调控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曹婷,周汉林,荀文娟,施力光,周雄,侯冠彧. 2017

[10]麻杏石甘汤作用机制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刘晓磊,郑继方,罗永江,王贵波,罗超应,谢家声,李锦宇,辛蕊华. 2012

[11]生防微生物对植物病原线虫主要作用机制概述. 徐雪亮,范琳娟,吴彩云,姚健,康美花,刘子荣,彭德良,姚英娟. 2023

[12]植物重金属抗性内生细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杨喜爱,肖爱平,冷鹃,程毅,廖丽萍. 2013

[13]谷子苗前除草剂及其安全剂筛选. 吴仁海,职倩倩,魏红梅,薛飞,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 2017

[14]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和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甲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残留. 张学博,王德,赵尔成,朱晓丹,贾春虹,贺敏,陈莉,余苹中. 2010

[15]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6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 梅文泉,黎其万,方海仙,耿慧春,陈兴连. 2017

[16]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豆中23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量. 杨晓凤,洪雪华,陈敏,张宪. 2021

[17]3种酰胺类除草剂与尿素混用的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陈军,柏连阳,李广领. 2006

[18]5%环磺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玉米田应用的除草效果及其安全性. 苏旺苍,郝红丹,孙兰兰,徐洪乐,吴仁海,张玉聚,薛飞. 2020

[19]茉莉酸甲酯缓解三种除草剂对水稻药害的生测研究. 邓希乐,郑文娜,柏连阳. 2020

[20]气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莠去津及6种酰胺类除草剂残留量. 陈杏俞,赵燕,刘海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