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冻贮藏臭鳜鱼品质、蛋白质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迎芹

作者: 周迎芹;黄晶晶;杨明柳;林心萍;鄢嫣;杨立;谢宁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臭鳜鱼;微冻;蒜瓣肉;蛋白质组成;挥发性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94-30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贮藏的臭鳜鱼为对象,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蒜瓣肉品质、蛋白质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15 d后,鱼体蒜瓣肉出现明显发红现象,色泽a*值由负值(绿色)变为正值(红色),白度明显下降,硬度不断增加,弹性和凝聚性不断下降,整体感官品质明显下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在微冻贮藏过程中,鱼肉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在不断降解。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结果表明,臭鳜鱼贮藏过程中被检出3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辛醛、丙酸、3-羟基-2-丁酮、乙酸己酯、丁酸戊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具有刺激性臭味的丙酸含量较高,且贮藏15 d后明显增加,不利于臭鳜鱼正常风味的保持。结论:在-2℃微冻贮藏条件下,15 d内臭鳜鱼的感官及风味品质能较好地保持,15 d后开始劣变。研究结果为臭鳜鱼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品质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4.7

  • 相关文献

[1]清酒乳杆菌对臭鳜鱼食用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周迎芹,杨明柳,殷俊峰,鄢嫣,林心萍,谢宁宁. 2021

[2]臭鳜鱼发酵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杨召侠,刘洒洒,高宁,朱容仟,纪超凡,董秀萍,杨松,闫晓明,林心萍. 2019

[3]发酵方式对黄山臭鳜鱼菌群组成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周迎芹,鄢嫣,殷俊峰,黄晶晶,张福生,崔凯,钱坤,江舰,谢宁宁. 2019

[4]典型徽菜加工中特征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李晓娅,刘政权,黄峰,孙红霞,张春江,张良,张泓. 2017

[5]臭鳜鱼源清酒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臭鳜鱼发酵中的应用. 周迎芹,孙子怡,黄晶晶,鄢嫣,郑海波,谢宁宁. 2022

[6]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周迎芹,杨明柳,殷俊峰,鄢嫣,林心萍,谢宁宁. 2020

[7]基于模糊数学的臭鳜鱼的感官评定. 宋亚琼,闫晓明,丁之恩,杨松,贺永玲,陈蕾,尤逢惠. 2015

[8]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9]蛋白分离方式对鱼肉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石柳,周俊鹏,章蔚,杨宏,汪兰. 2019

[10]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极其应用. 黄大年,钱前,董国军,李江,黄祥勇,任不凡,刘永南,蒋志秋. 2005

[11]茶多酚结合真空包装对微冻鲈鱼片品质的影响. 鞠健,胡佳慧,乔宇,李冬生,胡建中,廖李,汪兰,丁安子,吴文锦,石柳,李新. 2018

[1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冻凡纳滨对虾的微生物. 陶飞燕,潘创,陈胜军,胡晓,邓建朝,李春生,荣辉,王悦齐. 2021

[13]坛紫菜多糖对微冻南美白对虾仁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唐柏蛟,杨贤庆,潘创,魏涯,杨少玲,赵永强,陈胜军,许加超. 2024

[14]冷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内膜系统反应动态. 王毅,方秀娟,付宏兰,马淑芳. 1996

[15]面条制作过程中蛋白质组成的变化. 刘锐,魏益民,张波,张影全. 2013

[16]水产品微冻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刁石强,吴燕燕. 2009

[17]不同包装与贮藏条件对两种低盐腌制罗非鱼片的品质影响. 吴燕燕,赵志霞,李来好,林婉玲,邓建朝,岑剑伟. 2019

[18]微冻及冰温结合气调包装对羊肉的保鲜效果. 许立兴,薛晓东,仵轩轩,张立娟,杨玉斌,李诗雨,关文强,刘斌,张德权. 2017

[19]基于LC-MS代谢组学解析凡纳滨对虾在微冻贮藏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与品质的相关性. 杨凯莹,潘创,郝淑贤,陈胜军,刘书成,杨贤庆. 2023

[20]新疆白斑狗鱼微冻保鲜的研究. 张强,胡维岗,金新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