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产恢复系“中413”为背景的导入系群体粒型和耐旱性筛选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梅捍卫

作者: 梅捍卫;罗利军;徐小艳;余新桥;童汉华;王一平;郭龙彪;应存山;吴金红;陈宏伟;杨华;李明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导入系;粒型;耐旱性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5 年 3 卷 05 期

页码: 56-59+8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高产恢复系“中413”为轮回亲本,导入来自149份供体亲本的遗传成份,育成约2500个株系的导入系群体。经目测选择粒长明显高于轮回亲本的株系并测量其粒长、粒宽,发现有667个株系的粒长超过7.0mm,粒长最大可达10.6mm,平均8.4mm;粒宽变幅为2.0 ̄3.8mm,长宽比变幅为2.3 ̄4.3,与轮回亲本相比粒型变化明显。在强水分胁迫条件下,导入系在卷叶级别和冠层温度等指标上有巨大变幅,发现有47个株系的卷叶级别和近100个株系的冠层温度低于轮回亲本,有16个株系的卷叶级别和冠层温度指标均低于耐旱对照品种“中旱3号”。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选择导入系分析大豆芽期和苗期耐旱性的遗传重叠. 邱鹏程,张闻博,李灿东,蒋洪蔚,刘春燕,范冬梅,曾庆力,胡国华,陈庆山. 2011

[2]水稻导入系聚合派生耐旱株系的培育和导入遗传成份的分子检测. 高欢,徐小艳,冯芳君,杜兴彬,吴金红,罗利军,梅捍卫. 2010

[3]利用选择导入系进行水稻耐低磷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任洁,赵秀琴,丁在松,项超,张晶,王超,张俊巍,Charles Augustino JOSEPH,张强,庞昀龙,高用明,石英尧. 2015

[4]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宏,孙勇,黄道强,朱苓华,卢德城,李康活,徐建龙,周少川,黎志康. 2010

[5]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创建及主要性状分析. 王丰,柳武革,李金华,刘振荣,李曙光,廖亦龙,彭惠普,毛兴学. 2004

[6]水稻导入系群体的构建与保存. 龙萍,杨华,余四斌,梅捍卫,黎志康,罗利军. 2009

[7]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杨联松,白一松,许传万,胡兴明,王伍梅. 2001

[8]水稻粒型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邱先进,袁志华,何文静,刘环,徐建龙,邢丹英. 2014

[9]利用GS3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改良水稻粒型的研究. 李扬,徐小艳,严明,冯芳君,马孝松,梅捍卫. 2016

[10]水稻GLW7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基因效应分析. 梁文化,孙旭超,陈涛,岳红亮,田铮,赵凌,赵庆勇,赵春芳,朱镇,张亚东,王才林. 2020

[11]大粒型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定位. 汪欲鹏,王根发,武志峰,王智权,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2016

[12]水、旱栽培条件下稻谷粒型和粒重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郭咏梅,穆平,刘家富,李自超,卢义宣. 2007

[13]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李臻,王庆国,刘炜,潘教文. 2018

[14]特大粒水稻材料粒型性状的QTL检测. 张颖慧,董少玲,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 2013

[15]水稻粒型与垩白性状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崔磊,韩雷锋,王晨,林翠香,甘泉,倪大虎,吴德祥,宋丰顺. 2023

[16]水稻粒型与粒质量的QTL分析. 谢婷婷,张令蠧,郭伟伟,赵金凤,李学勇,张文会. 2016

[17]利用CSSLs群体研究稻米粒型QTL的表达稳定性. 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江玲,翟虎渠,吉村醇,万建民. 2004

[18]水稻矮秆小粒突变体dsg-j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金久岩,姜文洙,严永峰,吴涛,朴日花,陈莫军,金成海. 2024

[19]一种水稻微效QTL精细定位和克隆新途径. 朱玉君,左紫薇,张振华,樊叶杨. 2021

[20]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李臻,王庆国,刘炜,潘教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