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瑞平

作者: 田瑞平;孔德培;李凤莲;商海红;陈秀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转基因技术;规模化;基因型依赖;安全转化体系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21 期

页码: 4183-4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中的应用概况,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陈述。对棉花科研工作者了解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有效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技术在克服棉铃虫危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将逐步在棉花抗病、抗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世界上,棉花转基因初期主要建立了以珂字棉为受体的转基因体系,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海岛棉、陆地棉等其他棉种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花粉管通道法及其他转基因方法的应用,使得棉花转基因技术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主要是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及其他科研单位建立起来的,通过高效转化载体的筛选、主要棉花品种(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措施,重点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进行了改良,同时优化了基因枪轰击法及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技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该体系建立了以中棉所24等材料为转基因受体的农杆菌介导体系,并利用叶柄组织培养筛选获得了组织培养分化率达100%的新材料W12等,使转化率提高到原有效率的2.88倍,同时建立了基因枪胚性愈伤组织轰击转化体系,并提高了花粉管通道的转化效率。该体系为棉花育种提供了大量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已培育多个棉花抗虫新品种,并为国内41家科研单位转化基因200多个,验证了多个功能基因作用获得大量育种价值新材料。笔者认为基因型依赖性仍然是限制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瓶颈,扩大棉花转基因受体材料基因型范围、提高转化效率、扩大转化规模是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的长久主题。同时,为提高效率和降低安全性的公众焦虑,探索和发现新的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转化体系,如多基因共转化、质体遗传转化、定点转化或基因叠加、开发安全型转化技术等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未来棉花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量新基因处于材料阶段,同时安全性评价要求提高也需要转基因材料深入的研究。随着棉花基因组序列的公布,棉花自身基因的克隆将会成为棉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方向,对于促进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和功能基因转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进展 存在问题及突破方向. 董福双,张艳敏,吕孟雨,杨帆,高义平,王海波. 2011

[2]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何光源,王轲,林志珊. 2014

[3]猪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牟玉莲,阮进学,吴添文,程英,魏景亮,樊俊华,李奎. 2014

[4]绵羊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研究进展. 刘明军,张雪梅,李文蓉,黄俊成,汪立芹. 2014

[5]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6]我国转基因棉花研究与展望. 赵丹,吴琼,沈丹,朱鹤,胡玉枢. 2013

[7]转基因农作物与粮食安全的关联分析. 薄晓峰. 2016

[8]转基因抗病棉花基因类型及原理研究进展. 陆英,蒲金基,喻群芳,谢艺贤,张贺,漆艳香. 2016

[9]农杆菌介导棉花大规模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武芝霞,张朝军,李凤莲,王玉芬,李付广. 2004

[10]转基因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李培夫. 2007

[11]转基因育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黄大昉. 2010

[12]转基因技术在我国主要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金艳,李刚,汪由. 2005

[13]转基因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练云,梁慧珍,余永亮,王树峰,位艳丽,董薇,张孟臣,蒋春志. 2011

[14]转基因玉米研究现状及其产业化发展对策. 王庆祥,吕桂兰. 2003

[15]疫苗食品研发展望. 励建荣,姚蕾,顾青,于平. 2006

[16]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对应策略. 程焉平,庄炳昌. 2001

[17]转基因水稻面临的问题及育种策略. 陈红萍,邓伟,付英,胡兰香,肖叶青,陈大洲. 2013

[18]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魏玉清,许兴. 2003

[19]畜牧业领域中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应用. 达赖,王凤武,李向宇. 2016

[20]植物育种历史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张换样,李静,朱永红,秦丽霞,吴慎杰.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