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贵州特色香稻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志斌

作者: 张志斌;田瑞平;吴娴;王倩;唐会会;王忠妮;龚记熠;彭强;朱速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殊香气;香米;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2 年 20 卷 016 期

页码: 5400-54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结合气质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的方法,对4份贵州特色'香禾糯'品系材料('扁龙图糯','大白粘','锈N2禾','融水大糯')与常规香稻'大粒香'(对照)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扁龙图糯'、'大白粘'、'锈N2禾、'融水大糯'与'大粒香'5份材料分别有60、57、56、59和6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相对含量为32.61%~43.81%的烃类和24.67%~47.92%的醛类为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在影响水稻整体气味的关键香味物质分析中,香稻最典型的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仅在'扁龙图糯'和对照'大粒香'两份材料中鉴定出来;醛类关键香味物质壬醛在'锈N2禾'中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四种;有水果香气的庚醛、戊醛和己醇相对含量均为'大白粘'最高,且不同材料之间差异明显;具有木兰香气的香叶基丙酮这种物质在4份贵州特色香稻中相对含量差异并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大粒香'.结果表明4份贵州特色香稻是区别于常规香稻的特殊香型稻种资源,且彼此的整体气味也不相同,为进一步探究特殊香型产生的原理提供思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香米中的挥发性成分. 杨洁,熊光权,程薇,杨玉平,廖涛. 2010

[2]生晒参和红参地下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崔丽丽,赵卉,宋娟,闫梅霞,罗婧,冯志伟,陈曦,董昕瑜,王丽英,苏丽敏,宋超,赵宇. 2022

[3]HS-SPME-GC-MS法分析不同辐照方式的人参酒挥发性成分. 曲迪,陈建波,华梅,李珊珊,孙印石. 2019

[4]疏果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刘品何,刘胜,秦伟帅,张家荣,赵新节. 2014

[5]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桑椹果醋挥发性成分. 梁贵秋,李全,吴婧婧,陆飞,肖更生. 2012

[6]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王雯雯,黄文洁,史敬芳,黄河勋. 2018

[7]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小米黄酒风味成分. 刘敬科,张爱霞,李少辉,赵巍,张玉宗,邢国胜. 2017

[8]14种侧耳属食用菌干品挥发性香味成分分析. 殷朝敏,范秀芝,樊喆,史德芳,高虹. 2018

[9]加州鲈挥发性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分析. 杨雪玲,王彩霞,白婵,熊光权,王炬光,耿胜荣,廖涛. 2020

[10]杏仁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鉴定. 李素玲,王强,田金强,张子德. 2011

[11]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香芋南瓜叶片的香气物质成分及特征.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何晓莉,龚浩,吴海滨,晏石娟,黄河勋. 2019

[12]“巴山红”香椿不同发育时期挥发性物质分析. 李可,袁怀瑜,徐瑞,李华佳. 2016

[1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的条件优化. 徐飞,李俄艳,初众,张彦军,朱科学,曲鹏. 2019

[14]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及种类判别. 胡西洲,彭西甜,周有祥,龚艳,夏虹,彭立军,胡定金. 2017

[15]不同商品酵母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刘峻溪,张将,史涛涛,于越,李文娟,孙玉霞. 2015

[16]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测定橄榄盐坯中活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徐芳,肖更生,唐道邦,徐玉娟,吴继军. 2011

[17]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鉴定大蜡螟雄性信息素成分. 刘位芬,梁铖,苗春辉,杨爽. 2018

[18]三种不同类型的丝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与比较. 李俊星,吴海滨,罗剑宁,陈俊秋,赵钢军,刘小茜,郑晓明,龚浩. 2021

[19]4类干制食用菌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 刘璐,乔宇,廖李,高虹,史德芳,薛淑静,李露,段秀辉,程薇. 2014

[20]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