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草果无菌苗和愈伤组织挥发性成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和文佳
作者: 和文佳;李志坚;张红霞;杨正松;和加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草果;挥发物;气质联用分析
期刊名称: 香料香精化妆品
ISSN: 1000-4475
年卷期: 2017 年 01 期
页码: 5-8
摘要: 采用水中蒸馏方法,对山草果无菌苗和愈伤组织进行挥发性成分提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对其化学组成进行研究。通过GC-MS分析结合正构烷烃保留指数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从无菌苗和愈伤组织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12和15个化合物。这些得到鉴定的化合物峰面积之和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0.36%(无菌苗)和88.81%(愈伤组织),其中主要成分包括:γ-杜松烯(37.80%和35.78%)、乙酸龙脑酯(17.09%和15.54%)、8-异丙基-2,5-二甲基-5,6,7,8-四氢-1-萘酚(10.30%和19.10%)。
分类号: S573.9
- 相关文献
[1]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陈常颂,张应根,钟秋生,陈荣冰. 2011
[2]太子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I). 吴锦忠,陈体强,秦路平. 2008
[3]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2
[4]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王秋霜,吴华玲,陈栋,许勇泉,尹军峰,黄国资. 2012
[5]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王力,蔡良绥,林智,钟秋生,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2010
[6]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张立娟,崔建州,李继泉,刘春琴,潘文亮,高占林. 2010
[7]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GC-MS分析. 曹雪丹,李二虎,方修贵,赵凯,周伟东. 2015
[8]灰飞虱对抗性粳稻品种稻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机制. 刘芳,宋英,包善微,卢海燕,石细敏,祝树德. 2009
[9]Q型烟粉虱对不同烟草品种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李茂业,陈德鑫,李世广,刘苏,林华峰. 2016
[10]双斑长跗萤叶甲对棉花和玉米七种挥发物的EAG及行为反应. 郭丹丹,张志虎,陈静,王少山. 2018
[11]亚洲玉米螟对玉米果穗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 蒋兴川,谢兴伟,孙郁晴,董文霞,李昕央,操海群,李正跃. 2018
[12]草地螟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其化学生态机制. 曹雅忠,罗礼智,胡毅. 2005
[13]麦芽对不同抗性小麦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及其变异. 胡萃. 2001
[14]植食性害虫食诱剂的研究与应用. 李兆群,潘洪生,陆宴辉. 2018
[15]小地老虎食诱剂糖醋酒液配方筛选及发酵增效作用. 李建一,曹雅忠,张帅,尹姣,李而涛,李晓峰,李金桥,袁远,吴国星,李克斌. 2019
[16]不同营养层次挥发物对燕麦蚜茧蜂寄主搜寻行为的影响. 胡萃,倪汉祥,孙京瑞. 2001
[17]绿盲蝽危害对茶树鲜叶挥发物的影响. 杨春,陈正武,郭燕,陈娟,乔大河,孟泽洪. 2018
[18]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对芒果叶片挥发物的影响. 蔡鸿娇,陈峰. 2019
[19]生境管理在茶树害虫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李荣林,胡振民,杨亦扬,李欢,万青,杨译,李全华,蒋川花. 2019
[20]云南松健康松与衰弱松针叶挥发物化学成分比较. 伍苏然,周平阳,李正跃,付瑞金,袁盛勇,肖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芷江鸭美拉德风味增益工艺
作者:杨慧;魏颖娟;付复华;张帆;康克浪;李志坚;彭珍;于美娟
关键词:芷江鸭;美拉德反应;响应面;风味增益
-
云南省蓝莓基质栽培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苏泽春;杨燕林;和加卫;杨正松;吴永斌;和志娇;余莹
关键词:蓝莓产业;基质栽培;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
即食百合片的加工
作者:李志坚;宋志国
关键词:
-
3个蓝莓品种花芽分化特性比较研究
作者:和志娇;杨雅涵;和加卫;毕海林;杨洪涛;苏泽春;和根强;杨燕林;杨正松
关键词:高丛蓝莓;多次花芽分化;内源激素;云南
-
旱生植物水力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作者:潘颜霞;许浩;张亚峰;张红霞
关键词:水力性状;经济性状;模型模拟;评价体系
-
云南省蓝莓加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余莹;和建平;王宇萍;苏泽春;杨正松
关键词:蓝莓;加工产业;现状;对策;云南省
-
农业科技档案价值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王丽娟;和加卫;王蕊;和桂青;和琼姬;曹杨;王玲
关键词:农业科技档案;价值;开发利用;拓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