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对白三叶生长状况及越夏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鹤山
作者: 张鹤山;刘洋;袁微;田宏;蔡化;王凤;陈明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三叶;刈割;留茬高度;刈割周期;越夏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147-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亚热带地区,热害胁迫是影响白三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提高白三叶牧草产量的栽培技术措施,试验设计1 cm、4 cm、7 cm 3个留茬高度和15 d、30 d、45 d 3个刈割周期,组合成9个刈割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白三叶生长状况和越夏性能。结果表明:白三叶单株根干重、单株茎节数及越夏率随留茬高度和刈割周期的增加而升高,而牧草产量只随留茬高度先增后减,受刈割周期影响不显著;留茬7 cm且刈割周期不低于30 d最利于白三叶根系、茎节的生长和越夏力的提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留茬高度是影响牧草产量的主效因子,其中以留茬4 cm处理为佳,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留茬处理(P<0.01),但同一留茬水平下不同刈割周期间差异不显著。根系的生长状况和茎节数量多少是影响白三叶越夏性强弱的直接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越夏率具有与单株茎节数和单株根干重一致的变化趋势,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和0.930。本研究结果说明,留茬4 cm、刈割周期不少于30 d可获得较高的白三叶牧草产量;较高的留茬(7 cm)则对白三叶根系的生长有利,并可提高其越夏能力。
分类号: S541.2
- 相关文献
[1]不同刈割周期、留茬高度对4种柱花草属牧草产量的影响. 李志丹,王文强,陈志权,白昌军. 2009
[2]白三叶越夏性的初步研究. 李维俊. 1992
[3]留茬高度对苜蓿再生干草质量及返青率的影响. 王坤龙,宋彦君,史树生,刘燕,王伟,尹强. 2016
[4]混播草地不同种群再生性的研究. 于应文,蒋文兰,冉繁军,徐震,王元素. 2002
[5]刈割频次对白三叶能量分配及构型的影响. 包国章,李向林,沈万斌,谢忠雷,康春莉. 2003
[6]种植密度、刈割茬次和青贮对苏丹草的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郭丽红,刘美,张晓燕,王云. 2006
[7]刈割频率对杂交狼尾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林永辉,唐龙飞,黄秀声,冯德庆,陈钟佃. 2006
[8]刈割周期、施肥量对坚尼草产草量和质量的影响. 韦家少,刘国道,蔡碧云. 2002
[9]不同刈割周期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虞道耿,刘国道,白昌军,程金凤. 2007
[10]刈割周期、施肥量对5种臂形草属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志丹,白昌军,王文强,陈志权. 2006
[11]促芽肥用量和留茬方式对赣东北地区再生稻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 夏桂龙,欧阳建平,柳开楼,李亚贞,周利军,余跑兰,胡惠文. 2016
[12]播量与留茬高度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生文,史静,宫旭胤,汪茜,武慧娟,张丽珍,陈本建. 2015
[13]刈割对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及牧草品质的影响. 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项锴锋,郭志忠,胡日查,张晴晴. 2018
[14]普那菊苣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熊先勤,韩永芬,陈培燕,左相兵,李辰琼. 2006
[15]刈割方式对杂交狼尾草产草量的影响. 刘敬阳,陈凤生,牟建梅. 2005
[16]全株玉米青贮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研究. 王丽学,霍文娟,刘景喜,潘振亮,陈龙宾,韩静,冯婧,孟繁瑞. 2016
[17]刈割高度对冬小麦再生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王茜,杨丽群,雷家运,杨景宁,王玉平,王丹丹,杨倩,沈禹颖. 2017
[18]留茬高度对小叶锦鸡儿光合生理和生长特征的影响. 王东清,温学飞,李浩霞. 2021
[19]留茬高度对小叶锦鸡儿叶片部分光合指标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东清,温学飞. 2021
[20]青海高原春小麦留茬高度对后茬绿肥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飞,宋明丹,蒋福祯,韩梅,严清彪,李正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作者:姜维;周家宇;王雨果;胡存洁;方秀;罗土炎;刘洋;鲍宝龙
关键词:花鲈;鳗弧菌;溶血素;细菌感染;免疫应答
-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熊军波;张鹤山;田宏;陆姣云;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植物区系;资源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收获
作者:刘洋;石玉海;胡圣尧;李斌;董云成;王士国
关键词:制种玉米;玉米果穗;饲料;收获
-
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关键词:狼尾草;抗寒性;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作者: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红三叶;氮离子;氩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
-
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作者:李国景;杨亚东;刘洋;朱文博
关键词: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增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