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堆肥臭气过程脱除装置的设计与除臭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昊
作者: 张昊;王雷;郑超;朱岩岩;梁逸夫;陈芳;申杰;皮劲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畜禽粪便;堆肥;臭气;除臭装置
期刊名称: 家畜生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75-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畜禽粪便(半)开放式堆肥臭气扰民问题,通过设计一种过程除臭装置以减少臭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除臭设备由翻抛机上的高位喷洒单元和低位喷洒单元组成,其中,每个喷洒单元包括除臭液储存罐、增压泵机、输送管路、输送管路支架、喷头和控制系统。低位除臭单元除臭剂为小分子有机酸,高位除臭单元除臭剂为功能微生物菌剂。翻堆时,自动控制系统开启增压泵机,抽取除臭剂向已翻抛过的堆体表面喷洒。该装置臭气减排情况表明,其能够显著降低翻抛过程中释放的氨气和硫化氢含量(P<0.05),脱除效率分别为90%和85%。翻堆后4 h检测结果显示,通过喷洒至堆体表面的有机酸中和作用和微生物转化作用,可在静置期将氨气释放量降低40%以上,并有效降低硫化氢释放量。说明该除臭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堆肥过程释放至环境中的氨气和硫化氢。
分类号: X713
- 相关文献
[1]畜禽粪便好氧堆肥末端除臭装置的设计与除臭效果分析. 张昊,申杰,王燕,王雷,米见对,朱岩岩,皮劲松,陈连颐. 2020
[2]畜禽粪便堆肥产臭与生物除臭的研究进展. 张昊,陈芳,申杰,皮劲松. 2018
[3]腐殖酸煤对牛粪好氧堆肥臭气释放量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赵旭,王文丽,李娟. 2021
[4]畜禽粪便堆肥中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及控制研究进展. 严莲英,刘桂华,秦松,胡岗,范成五. 2016
[5]畜禽粪便中人畜共患病原菌传播的公众健康风险. 金淮,常志州,朱述钧. 2005
[6]畜禽粪便中常见抗生素去除的研究进展. 吴爽爽,解诗雨,李佳佳,刘香檬,莫秋霞,田佳,芦帅,吴楠. 2019
[7]我国畜禽养殖业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治理防控. 徐万强,孙世友,茹淑华,刘蕾,贾妍,王凌,张国印,赵欧亚. 2020
[8]畜禽粪便高温堆肥及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李吉进,郝晋珉,邹国元,张有山,王美菊. 2004
[9]堆肥消减畜禽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及抗生素残留的研究进展. 李霞,邓立刚,王峰恩,李腾,邬元娟,王文正. 2017
[10]畜禽粪便堆肥前期理化及微生物性状研究. 曹云,常志州,黄红英,徐跃定,吴华山. 2015
[11]畜禽粪便好氧堆肥雌激素降解调控研究进展. 李貌,周嘉良,丁国春,赵枭,刘宏斌,段娜. 2024
[12]日本畜产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 张彩英. 1992
[13]规模畜禽场臭气防治研究进展. 简保权,周磊,杨红文,秦学敏,邓先德. 2014
[14]规模化养殖场臭气的解决方法. 李开锋,杨华,肖英平,洪奇华,陈安国. 2015
[15]不同菌渣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臭气的影响. 盛清凯,伊惠,王怀中,韩建东,万鲁长,武英. 2015
[16]畜禽养殖场臭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叶小梅,刘楚楚,刘洋,奚永兰,张应鹏,郭亭,孔祥平,朱飞. 2024
[17]外源中性蛋白酶对猪粪液臭味物质的影响. 杨林青,吴月华,盛清凯,王天惠,李彦英,韩云海. 2015
[18]土壤生物过滤去除畜禽养殖臭气.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詹杰,刘晖. 2013
[19]蛋鸡养殖场臭气产生与治理. 皮劲松,张昊,万绪波. 2019
[20]不同类型鸽舍空气质量比较. 陆乃升,雷胡龙,姜雪元,夏东,黄士新,倪建平,杨长锁,陈彦森,胡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冷热应激对肉牛生理指标及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潇;张昊;栾庆江;李慧;杨鼎;王婷月;田菁;赵濛;陈陆;田如刚
关键词:冷热应激;肉牛;生理生化指标;调控基因;分子机制
-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产蛋后期双莲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芳;吴艳;杜恩存;金枫;赵娜;黄少文;郭万正;魏金涛
关键词:双莲鸡;代谢能;粗蛋白;蛋品质;脂代谢
-
绿壳蛋鸡群体SLCO1B3基因分型及其蛋壳颜色分析
作者:管峥霖;黄涛;潘爱銮;申杰;吴艳;皮劲松;盛哲雅;李刚;龚炎长;杜金平
关键词:绿壳蛋;绿壳基因型;产蛋周龄;蛋壳颜色
-
高低产蛋鸡产蛋后期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作者:陈林;王家乡;吴艳;皮劲松;蒲跃进
关键词:RNA-seq;高低产蛋鸡;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
不同地膜覆盖对南疆机采棉产量效益及残膜回收率的影响
作者:刘海军;林涛;王新翠;王冬;张昊;王一帆;陈茂光;汤秋香
关键词:高堡膜;棉花;地膜回收;经济效益
-
江汉鸡A系产蛋性状及产蛋曲线拟合分析
作者:付明;潘爱銮;吴艳;杜金平;申杰;梁振华;张昊;孙静;黄涛;皮劲松
关键词:江汉鸡A系;产蛋性状;产蛋率;累计产蛋数;曲线拟合
-
2023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作者:陈凡;顾红雅;漆小泉;林荣呈;钱前;萧浪涛;杨淑华;左建儒;白永飞;陈之端;丁兆军;王小菁;姜里文;种康;王雷
关键词: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进展;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