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熟双铃光籽棉的发现与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继清
作者: 雷继清;邢亚静;张桂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特早熟;双铃;光籽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7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23-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97年在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棉花试验田发现1株天然变异双铃短果枝鸡脚叶光籽棉,采用系选法,从中又发现不同株型、不同叶型、不同铃型、不同籽型的基因突变型分离株。经过试验观察,其遗传稳定性,从而选育出双铃光籽一体的2001—<67优质棉新品系,成为我国独特的珍贵的种质资源。经遗传分析,利用双铃光籽的指示性状,提供杂种优势利用,简化制种工序,从而开创棉花增产的新途径。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cDNA芯片筛选亚洲棉短绒分化发育相关基因. 王晟,贾银华,孙君灵,王杰,杜雄明. 2010
[2]特早熟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唐国永. 2013
[3]骆驼黄杏及其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2
[4]骆驼黄杏及其栽植技术. 王德生. 2012
[5]特早熟温州蜜柑大分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陈子敏,徐阳,陈俊伟,杨荣曦,吴才有,章伟挺,谢鸣. 2010
[6]特早熟杏新品种. 石荫坪. 2003
[7]特早熟双铃棉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邢亚静,雷耐成,雷继清. 2002
[8]特早熟杏新品种‘试管早红1号’和‘试管早荷1号’. 石荫坪. 2002
[9]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光温特性之初探. 巴特尔·巴克,郑大玮,Herman van Keulen,Jan Verhagen,吴富宁,曾晓光. 2005
[10]东北棉区特早熟棉花新品系的鉴定与筛选. 单莹,刘艳珍,曹桂艳,王子胜. 2013
[11]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雷继清,邢亚静,郭志利,张桂莲. 2009
[12]特早熟红肉桃新品系“080801”选育初报. 王富荣,龚林忠,王会良,刘勇,艾小艳,顾霞,刘模发,何华平. 2017
[13]特早熟龙眼优良单株桂丰早的选育. 王烨熔,徐炯志,潘介春,杨娟,邓英毅,罗聪,朱建华,卢美英. 2018
[14]特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辽棉34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艳珍,曹桂艳,单莹,沈丹,王巍,闫敏,王子胜. 2017
[15]特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恢复系核心种质构建. 林晓阳,杜德志,柳海东,李钧. 2022
[16]一种非光敏特早熟小麦品种的越冬特性及产量初探. 巴特尔.巴克,郑大玮,van Keulen H.,Verhagen A.,王闫利,曾晓光. 2006
[17]玉米新品种先赢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闫彩清,李盛,王学雄,李凌雨,王彬. 2020
[18]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孙贵臣,田齐建,任元,冀彩萍,孟俊文. 2020
[19]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三月白'. 郑少泉,蒋际谋,姜帆,邓朝军,陈秀萍,胡文舜,许家辉,许奇志,苏文炳. 2020
[20]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白雪早'. 郑少泉,蒋际谋,邓朝军,姜帆,陈秀萍,胡文舜,许家辉,许奇志,苏文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8份籼型水稻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作者:苏锐;邹梦思;黎江凤;罗靖凯;李婷;宋子健;唐文帮;张桂莲
关键词:杂交水稻;籼型恢复系;农艺性状;配合力;遗传参数
-
水稻恢复系湘农恢887与小粒型不育系混播制种研究
作者:陈晓军;李凡;周杰强;张桂莲;唐文帮
关键词:杂交水稻;恢复系;湘农恢887;小粒型不育系;混播制种;产量;杂交种纯度
-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
作者: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张志力;陈晓冬;解睿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山西
-
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作者:雷继清;邢亚静;郭志利;张桂莲
关键词: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
-
山西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朔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作者:邢亚静;申潞玲;王石宝;马宏斌;雷锦霞;任红燕
关键词: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农业投入;农民收入
-
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阳1号的选育研究
作者:李凌雨;闫彩清;王学雄;邢亚静;张笑梅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晋阳1号;选育
-
论开展农村技术承包的意义、现状和建议
作者:邢亚静
关键词:农村技术承包;意义;现状;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