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杂系列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抗冷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志华
作者: 李志华;柯福来;邹剑秋;王艳秋;卢庆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杂交种;亲本;抗冷性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2 年 02 期
页码: 15-19
摘要: 对部分辽杂系列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进行了出苗~苗期抗冷性鉴定。试验采用相对出苗率、出苗指数比、幼苗干重比等抗冷指标进行出苗和幼苗抗冷性综合评价,最终确定试材的抗冷等级。结果表明,在低温播种条件下,有8份材料的三项抗冷指标均值达到了2级或2级以上标准,接近2级标准的材料有5份。在超低温的二期试验中,结果有7个杂交种的二项抗冷指标均值达到了3级以上标准。其中辽杂5号达到1级标准,辽甜1号和辽甜3号达到1.5级标准,辽杂19号和辽粘3号达到2级标准,辽杂10号和辽杂11号达到2.5级标准。这些苗期表现出极强抗冷性能力的品种,在生产上应给予重视。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油研系列杂交油菜高含油量的表现及高油分高蛋白选育技术研究 Ⅳ.育成品种油分蛋白含量与其亲本间的关系. 侯国佐,侯燕,侯剑. 2008
[2]高产优质糯玉米黔糯868亲本繁育及杂交种制种技术. 王春梅,沈建华,赵晓燕,王竹,任洪. 2017
[3]油菜杂交种与亲本成熟期干重分配的差异. 顾炳朝,岳绪国. 2011
[4]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相关性. 李会霞,田岗,王玉文,刘鑫,刘红. 2020
[5]大白菜杂交种和亲本之间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林建丽,张一卉,李利斌,王凤德,朱正歌. 2012
[6]利用SSR标记检测棉铃种仁DNA鉴定杂交种纯度. 付小琼,叶武威,彭军. 2017
[7]利用SSR共显性判定玉米杂交组合父本效率分析. 滕海涛. 2009
[8]陆地棉亲本不同组配模式杂交后代差异分析. 崔瑞敏,闫芳教,王兆晓,耿军义,张香云. 2003
[9]我省常用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灌浆期子粒脱水速率的研究. 赵伟. 2003
[10]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Ⅲ.黔油12号杂交种及亲本指纹图谱分析. 饶勇,李超,陈静,刘作易,肖华贵. 2005
[11]浅议保证杂交高粱种子纯度的措施. 侯佳明,李继洪,陈冰嬬,高士杰. 2014
[12]高粱杂交种白杂8号的选育报告. 王鼐,李淑华,刘涛,闫会明,王瑛霞,孙彤,孔凡甲. 2000
[13]酒精型高梁杂交种"吉杂118". 李继洪. 2008
[14]高粱杂交种峰杂2号的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措施. 李志光,赵国强,孙军玲. 2017
[15]一起伪劣高粱种子经济损失农业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顾双平,蔡立旺,姚立生. 2012
[16]适宜机械化生产酿造高粱汾酒粱1号的选育. 詹鹏杰,张福耀,王瑞,于纪珍,李燕. 2016
[17]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2017
[18]矮秆·极早熟高粱杂交种吉杂140的选育与栽培研究. 李继洪,高明超,侯佳明,李淑杰,李伟,胡喜连,高鸣,高士杰. 2017
[19]高粱新品种凤杂18号的选育. 张岩,陈燕萍,徐李娜,高玉江,刘兆国. 2018
[20]高淀粉酿酒高粱杂交种吉杂157选育报告. 赵德,杨微,高悦,梁军,侯佳明,李继洪,高士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减氮增施DMPP对高粱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作者:王佳旭;张飞;张旷野;柯福来;王艳秋;卢峰;朱凯
关键词:高粱;氮肥减施;硝化抑制剂;干物质;氮素利用率
-
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李桂英;柯福来;朱凯;董立;邹金秋;游光霞;王智;韩粉霞;程汝宏
关键词: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指标体系;评价指标
-
高粱抗蚜虫种质评价及抗性机理解析
作者:王佳旭;李月婷;王艳秋;卢峰;张飞;王金阳;朱凯
关键词:高粱;蚜虫;种质;生理代谢
-
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志华;穆婷婷;杨金慧;高翔
关键词:糜子;多效唑;矮壮素;抗倒性;倒伏指数
-
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
作者:徐洪超;商靖;吕鑫;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王艳秋;李玥莹
关键词:高粱;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酶活性;品种筛选
-
黄淮海地区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王智;柯福来;宋迎辉;张华文;石燕楠;孟彦;朱凯;吕芃;李桂英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
高粱骨干系株高基因Dw1、Dw2、Dw3检测与评价
作者:吴晗;张旷野;邹剑秋;朱凯;张飞;卢峰;马作斌;段有厚
关键词:高粱;株高;矮化基因;株高基因;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