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降解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春燕

作者: 徐军;董丰收;刘新刚;吴小虎;郑永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三唑类杀菌剂;土壤修复;降解机理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6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141-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三唑类杀菌剂因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已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因其残留期较长、易污染土壤而备受关注。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修复被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文章从降解三唑类杀菌剂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理及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目前有关微生物降解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多数仅限于降解菌的筛选及影响降解的因素分析等方面,对于三唑类杀菌剂的微生物代谢途径、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和基因,以及对手性三唑类杀菌剂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机制等机理方面的研究仍较少,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分类号: X592`X172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降解二苯醚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徐军,吴艳兵,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2014

[2]不同类型辐照处理对黄曲霉毒素脱除效果分析. 李国林,陈曦,陈梦玉,龙明秀,林平,欧国武,林茂. 2015

[3]纤维素降解酶研究进展. 王晓涛,魏佩玲,胡波,宫平. 2019

[4]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晓旸,薛智勇,吴丹,王卫平,朱凤香,吴传珍. 2009

[5]农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降解特性研究. 邹平,肖林刚,王瑞,姜鲁艳. 2019

[6]酸性条件下微米级锌铜双金属降解罗丹明B. 李炜,王可欣,龚珍林,张继光,刘保霞,马梦婕,兰叶青. 2020

[7]紫外降解双酚A的因素敏感性分析及机理探讨. 李红娜,郭萍,汪煜,叶婧,朱昌雄. 2017

[8]假单胞菌M-6菌株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降解机理初探. 李艳波,史怀,苑宝玲,陈彩云. 2008

[9]仲丁灵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马绍鋆. 2016

[10]渔用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飞,张敏,石建高,余雯雯,邹晓荣,周文博. 2019

[11]γ射线辐照降解木聚糖的机理研究. 陈亮,陈静萍,苏小军,齐慧,王克勤,邓明. 2017

[12]咪鲜胺的应用概况及其残留检测研究. 陈平,柳训才. 2007

[13]水相环境中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晓蕾,王鲁民,石建高,史航,汤振明,刘永利. 2009

[14]辐照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斌,熊善柏,熊光权,程薇,陈玉霞,廖涛,李新,林若泰. 2010

[15]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李真,何文清,刘恩科,周经纶,刘勤,严昌荣. 2019

[16]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17]选择性加速溶剂萃取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杭白菊中19种三唑类杀菌剂. 吴慧珍,李晓丹,汪建妹,王向军,杨华,徐杰,吉小凤,钱鸣蓉. 2019

[18]基于登记用量分析三唑类杀菌剂在中国的登记现状. 毛连纲,徐冬梅,袁善奎,李富根,张兰,张燕宁,朱丽珍,蒋红云. 2020

[19]三唑类杀菌剂在蔬菜中的残留分布及对不同人群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 刘翠玲,张冉,杨桂玲,王豆,于重重,孙晓荣,吴静珠. 2021

[20]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检测. 苏平,周增强,朱建兰,侯珲,王丽.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