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决策对冬小麦生长影响的高光谱监测及对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贝

作者: 崔贝;黄文江;杨武德;宋晓宇;陈立平;冯美臣;张东彦;张竞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变量施肥;反射率变化量;对比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3 年 19 卷 01 期

页码: 11-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变量施肥算法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以及确定适宜我国气候条件的变量施肥算法,于2006年通过田间试验,分别测量了六种不同施肥决策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和产量,对这六种施肥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施肥后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施肥前后反射率变化量以及不同时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分析,得知不同施肥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差异,可以反映出冬小麦长势的强弱,其中基于光谱指数和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的算法(Z)进行施肥的冬小麦长势最佳。与均一施肥(W)和不施肥(CK)处理相比,变量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除基于土壤养分变量施肥处理(T)外,产量变异系数明显降低,其中基于归一化SPAD值变量施肥处理(S)的变异系数最小。Z变量施肥算法综合效果最佳,S变量施肥算法在降低产量变异度方面效果最佳。拔节期施肥对开花期或灌浆初期小麦生长影响最大;并且这两时期的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最好,尤其红边三角光谱指数(RTVI)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700),可见采用RTVI指数进行产量预测效果更优。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时相航空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冬小麦长势空间变异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阎广建,黄文江,刘良云. 2010

[2]基于光谱指数的变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及其效益分析.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良云,王纪华,刘克礼. 2007

[3]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变量施肥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赵春江,刘克礼,刘良云,王纪华. 2007

[4]基于遥感数据的冬小麦长势监测和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梁红霞,马友华,黄文江,刘良云,王纪华,赵春江,薛绪掌. 2005

[5]基于高光谱响应与模拟模型的冬小麦变量追氮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王纪华,刘克礼,赵春江,刘良云. 2007

[6]利用叶绿素计进行冬小麦变量施肥及其效应研究. 蒋阿宁,黄文江,刘克礼,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 2007

[7]基于土壤肥力与目标产量的冬小麦变量施氮及其效果. 薛绪掌,陈立平,孙治贵,赵春江. 2004

[8]冬小麦双变量施肥控制策略研究. 陈满,施印炎,汪小旵,孙国祥,鲁伟. 2018

[9]智能玉米精密播种施肥机的研制. 彭强吉,孙宜田,荐世春,孙永佳,李青龙. 2016

[10]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田间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李红岩,王秀,侯媛彬,尹慧敏. 2006

[11]基于GIS的变量施肥尺度效应模拟系统.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 2005

[12]基于知识模型与WebGIS的精准农业处方智能生成系统研究. 陈云坪,赵春江,王秀,马金锋,田振坤. 2007

[13]基于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小麦变量施肥研究进展. 蒋阿宁,刘克礼,赵春江,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薛绪掌. 2006

[14]不同尺度冬小麦氮素遥感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鲍艳松,王纪华,刘良云,李小文,李翔,黄文江,唐怡. 2007

[15]基于近地光谱探测技术的冬小麦变量施肥. 杨玮,王秀,马伟,李民赞. 2007

[16]基于CAN总线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付卫强,孟志军,黄文倩,陈立平,王秀. 2008

[17]小麦种行肥行精准拟合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 安晓飞,付卫强,王培,魏学礼,李立伟,孟志军. 2019

[18]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植株氮与生物量的时空变异. 马亚斌,宋晓宇,全斌,杨贵军,竞霞,刘晓. 2015

[19]土壤精准管理变量施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侯顺艳,王秀,薛绪掌,屈平. 2003

[20]利用GIS模拟变量施肥尺度对施肥量的影响研究. 潘瑜春,薛绪掌,陈立平,赵春江,王秀.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