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ICR小鼠模型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尹海畅

作者: 尹海畅;吕兴锋;刘思国;王伟;王建超;孟庆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ICR小鼠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9 期

页码: 131-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能引起人和动物较为严重的感染症状。现广泛使用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模型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来评价不同LM菌株的致病性。为建立LM的ICR小鼠模型,本研究采用1/2a血清型的N21 LM菌株,分别以106、107、108、109和1010CFU的剂量口腔灌注感染6周龄ICR小鼠,每组10只;另取10只接种PBS作为对照组,测定LM对ICR小鼠的LD50;另取40只小鼠,平均分为2组,公母各半,以测定的LD50剂量接种LM,分别对各组小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变化、体重变化及组织中细菌载量进行评价。结果发现,N21 LM菌株对ICR小鼠的LD50为109.25CFU;感染周期为10 d左右,感染小鼠出现被毛粗糙、精神萎靡、阴茎垂出及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肝脏先后出现实质内灶状细菌团块、形成血栓、细胞坏死等;脾脏主要表现为白髓内淋巴细胞减少;肺脏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菌落计数和Real-time PCR的检测结果发现肝脏中细菌载量最高,脾脏次之。结果表明,ICR小鼠能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感染模型。本试验结果为研究LM的致病机制、疫苗研究及抗菌肽转基因小鼠抗LM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61

  • 相关文献

[1]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及耐药现状. 邵美丽,杨帆,刘娣. 2009

[2]加工环境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耐药特征分析. 吴立婷,吴新宇,庞茂达,何涛,包红朵,周艳,孙利厂,王冉,张辉. 2018

[3]基因分型技术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监测溯源上的应用. 蒋兵,谢建华,汪子淳,梁望旺,杨泽林,蔺露,张婷娟,彭远义,聂奎,方仁东. 2018

[4]噬菌体裂解酶结构域重构及其裂解功能分析. 张辉,周艳,包红朵,杨振泉,朱如意,周晨露,张莉莉,王冉. 2017

[5]李斯特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裂解特性. 张辉,王冉,包红朵. 2012

[6]李斯特菌噬菌体体内消长规律及其免疫特性分析. 张辉,王冉,包红朵. 2012

[7]携带质粒李斯特菌耐药及重金属抵制特性研究. 张辉,包红朵,周艳,张莉莉,王冉. 2015

[8]LIPI-4 EⅡA基因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重要毒力基因转录调控作用的研究. 刘彩霞,高盛杰,寇丽君,马勋,王静,孔翠莲,史唯地,吕双飞,任慧杰,康立超,殷月兰. 2022

[9]哈尔滨市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尹录,杜艳芬,赫明雷,司微,刘慧芳,王春来,彭玮,王聃,李继昌,邵美丽,刘思国. 2009

[10]Sigma B基因缺失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的影响. 杨丽红,孟庆玲,乔军,才学鹏,张再超,蔡扩军,王为升,王俊伟,陈创夫. 2013

[11]哈尔滨市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尹录,杜艳芬,赫明雷,司微,刘慧芳,王春来,彭玮,王聃,李继昌,邵美丽,刘思国. 2009

[12]SigmaB基因缺失对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的影响. 杨丽红,孟庆玲,乔军,才学鹏,张再超,蔡扩军,王为升,王俊伟,陈创夫. 2013

[13]斑点叉尾(鮰)血浆铜蓝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孟艳青,党广成,刘洋,王启龙,沙珍霞. 2013

[14]虹鳟鱼小瓜虫与水霉混合感染的诊治. 肖芳萍,余波,徐景峨,周思旋,罗永成. 2014

[15]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的诊断试验. 潘淑惠,王璇,梅仕学,文正常. 2017

[16]北虫草菌种感染家蚕幼虫的研究. 顾寅钰,施新琴,李峰,赵德安,王玺兰,李化秀. 2014

[17]河南省鹌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孟红丽,赵金凤,齐萌,孙艳茹,张龙现. 2010

[18]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李莉娜,毛君婷,姜玲玲,史开志. 2014

[19]弓形虫感染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大为,郭晓改,司海洋,穆名扬,李红魁. 2016

[20]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李梦婕,彭永帅,朱丹,菅复春,王国春,马惠海,朱文广,宁长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