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反硝化细菌法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春英

作者: 徐春英;李玉中;李巧珍;毛丽丽;林伟;强晓晶;郑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法;土壤浸提液;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9 期

页码: 1829-18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国际标准样品USGS34的分析表明,0.1~0.8μg NO-3-N样品量即可以得到较稳定、准确的测定值和校正值;同一时间内制备的硝酸盐δ15N的SD介于0.05‰~0.09‰之间,δ18O的SD介于0.28‰~0.48‰之间;在三个月之内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研究浸提剂、保存条件以及加热对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去离子水、KCl、Ca Cl2可能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随着加样量增大,浸提剂中含有的硝酸盐可能就会影响δ15N和δ18O的测定;对于土壤硝酸盐的浸提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好,保证了土壤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管加热对硝酸盐标准样品USGS34和IAEA-NO3的δ15N没有显著影响,但δ18O显著升高,说明加热易引起氧同位素分馏;而土壤硝酸盐浸提液样品加热前后的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为避免产生氧同位素分馏和节省测试时间,建议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硝酸盐δ15N和δ18O时直接和反硝化细菌反应。应用本方法对不同肥料处理田间土壤浸提液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分类号: S151.9

  • 相关文献

[1]黄瓜和西芹间作对黄瓜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秦立金,曹巨峰,韩伟秋,云兴福. 2018

[2]异龄苜蓿土壤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杨倩,王希,沈禹颖. 2009

[3]陇东苹果园土壤浸提液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亚亚,杨梅,陆姣云,杨惠敏. 2018

[4]不同pH值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魏晓斌,徐安凯,王志锋,于洪柱,孙启忠. 2013

[5]滨海黏质盐渍土饱和泥浆与不同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响应关系分析. 王璐,胡鑫慧,张岸清,郭洪海,郭徽,刘振林,贾曦. 2024

[6]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7]秋季不结球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张国芹,李静,牟建梅,徐君,徐瑶. 2016

[8]12种野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初步研究. 蔡顺香,颜明娟,陈震南. 2002

[9]硝化抑制剂对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赵伦学,肖厚军. 2014

[10]固体碳源填充床反应器反硝化性能的研究. 李军,徐影,王秀玲,仇天雷,韩梅琳,毛哲,王旭明. 2012

[11]试论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孙文涛,肖千明,朱洪国,付仲鑫,李亮亮. 2000

[12]内蒙古村镇集约化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现状分析. 马志东,张福金,郝星,崔艳,刘建平,尤美云,高天云,萨那. 2012

[13]荷兰有关利用植被过滤带控制径流中污染物的研究. 高鹏,于素荣,刘作新. 2002

[14]施用有机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残留的影响. 李仁发,潘晓萍,蔡顺香,黄东风,邱孝煊,任祖淦. 1999

[15]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途径. 苗玉新. 1998

[16]不同硝酸盐浓度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白淑兰,伊六十一,李强,高凤云,周宇,伊六喜. 2015

[17]泡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分析. 李晓慧,马超,彭莉. 2016

[18]生物菌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于彩虹,许前欣,孟兆芳. 2000

[19]硝态盐对玉米郑单958苗期侧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韩静静,伊六喜,李强,孙峰成,田自华. 2013

[20]呼和浩特地区生活饮用水中硝酸盐危害因子风险评估. 李国银,冯小慧,王秋渝.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